】 【打 印】 
經濟日報:別讓業績披露變成“財務洗澡”
http://www.CRNTT.tw   2023-02-08 11:11:31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預披露近日收官,部分公司年度業績因一次性大額計提減值準備而虧損加大甚至“變臉”,引起市場關於上市公司“財務大洗澡”的熱議。

  對於熟讀上市公司財報的投資者來說,“計提減值”一詞並不陌生,一般指公司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其中差額被當作損失處理,或從公司利潤中抵消,是上市公司根據經營變化而作出的財務跟進。

  按照現行會計準則,上市公司計提減值應遵循分年攤銷原則,但近年來,一次性計提大額減值頻現。例如,某公司近日發布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2年度預虧約220億元,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計提了約160億元減值損失。

  市場不乏爭論之聲。有觀點稱,上市公司一次性虧個夠,雖然當期利潤難看,但讓風險集中在一個會計年度爆發,有助於企業輕裝上陣,更利於其未來發展。

  實際上,這種論調經不起推敲。一次性計提減值更多是“炫財技”,並不能帶來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實質性增長,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公司經營現狀,反而使公司以往業績的真實性打了折扣。而所謂“輕裝上陣”助推業績翻盤的預期,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者當下的財產損失卻是實打實的。從過往市場表現看,上市公司在公告計提大額減值次日,股價大多不可避免地出現下跌。

  更重要的是,一次性計提大額減值,往往與“財務洗澡”、利潤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如影隨形。根據監管部門以往披露的案例看,不乏有上市公司在經營好轉無望的情況下,利用減值轉回實現扭虧,從而達到規避退市的目的;還有上市公司通過集中“洗澡”,將此前隱藏的經營性問題一次性“洗”乾淨,從而美化利潤實現股價操縱。

  把一項原本應該進行精確、公允測算的會計處理行為當成粉飾財報的工具,肆意調節企業利潤的虧盈,上市公司如此任性妄為,違反了企業會計準則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要求,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利益,破壞了證券市場公平正義交易秩序,必須進行嚴厲打擊。

  監管部門一直予以高度關注。今年以來,滬深證券交易所已發出多封監管函,追問相關公司計提大額減值的合理性。與此同時,精準監管、從嚴處分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不管面臨何種經營困難,但是遵紀守法、真實信批應是上市公司堅守的基本底線。上市公司要秉持審慎原則,積極進行減值測試,合理合規計提減值,以避免財務報表大起大落造成股價動蕩。同時要及時回應市場關切,全面、客觀、準確信披,詳細說明出現減值跡象的具體時點和計提合理性等,給公眾一個真實的上市公司。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投資者也要擦亮眼睛,做好投資排雷工作,及時遠離那些多次信披違規、經常計提大額減值、頻繁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同時,科學分析上市公司計提減值的合理性和背後可能的動機,一旦發現已購標的存在“財務洗澡”嫌疑,應主動拿起法律武器自我保護,不給違法者任何可乘之機。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