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由於經濟形勢改變以及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加強,木頭失去了往日風光。“很多林場的工人去外面打工,我家房子賣500塊錢都沒人要。”樊兆義的鄰居高秀麗清楚地記得當時的場景,高秀麗的愛人也從林業工人轉行幹起了汽車維修。
為謀求轉型,2000年樊兆義和鄰居們搞起了旅遊,開起了民宿。由於山高林密,風速小,溫度濕度適宜,雙峰林場的雪黏度大,降雪隨物具形,千姿百態。中國有雪的地方很多,但雙峰林場的雪與眾不同,於是後來人們更記得這裡的另外一個名字:雪鄉。
靠著別致的雪景,樊兆義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到他的家鄉游玩。“第二年民宿就見了收入。”樊兆義投入的一萬多元沒有打水漂,同批開民宿的十幾戶人家,起到了示範效應。
隨著雪鄉的名氣越來越大,遊客也越來越多,更多人開起了民宿,規模也逐年擴大。“一開始是翻建自己家的老房子,就三個房間,一個廚房。”指著身後的走廊,樊兆義說前幾年投入了400多萬,現在民宿有30個房間。
如今,從林場退休的樊兆義,冬天是民宿老板,夏天則和家人去外地旅遊,上山砍木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自停伐後,森工林區的林場職工面臨轉崗,很多人琢磨著新出路,依托產業增收,也成為許多林業局公司的惠民生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