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6日電/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又稱大科學裝置,是推動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利器。
春節過後,我國科研工作者滿懷熱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下面我們就通過遙感衛星數字地球技術一起去我國的幾個大科學裝置,感受一線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
“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已超740顆
通過遙感衛星數字地球技術,我們首先聚焦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氹,這裡坐落著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這座被稱作“中國天眼”的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靈敏度最高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反射面面積大約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農曆兔年春節過後,記者在中國天眼的總控室看到,科研人員們正在對望遠鏡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控,並搜集和記錄著來自宇宙的數據信息。
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測控工程師 孫純:因為這個望遠鏡它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它需要反射面和饋源艙去實時地高精度配合,就是高精度指向我們觀測的天體,所以就需要我們實時地監測望遠鏡的狀態。
FAST總工程師姜鵬稱,截至目前,FAST發現的脈衝星總數已經達到740顆以上。隨著脈衝星發現數量的不斷增加,科學家們可以在未來通過脈衝星測試陣列,尋找引力波存在的證據,或者通過脈衝星測時,建立自主可控的時間基準體系。
“中國天眼”FAST總工程師 姜鵬:這700多顆(脈衝星),它只是給你提供了一種條件。你有這個發現能力,你才有可能發現我們期待發現的這種奇異的脈衝星。我們更期待的是發現一種特別種類的脈衝星,比如是跟黑洞相互配對的這種雙星系統,那我們就可以在更極端的引力場條件下,檢驗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正確性。
姜鵬介紹,在新的一年,科研人員除了要確保FAST系統順暢運行、發現宇宙中更多的未知奧秘以外,先導陣列方面的建設計畫也已經在籌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