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科技發展,直播、短視頻等新興媒介形態為民俗文化傳播提供了新機遇,也讓傳統燈會有了新遊客。今年,上海豫園燈會以《山海經》為靈感,通過現代燈彩演繹,為人們呈現東方美學奇境。同時,豫園還在線上開啟慢直播,借助增強現實技術,將虛擬神獸置入畫面,引發許多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在線上,傳統燈會相關短視頻的傳播,也讓更多鮮為人知的民俗文化進入大眾視野。汪滿田村是位於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每年元宵節前後,村民都會自發組織盛大的魚燈會。以往,魚燈會祗有村民參與,如今,借助互聯網傳播,嬉魚燈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體驗,中國年的至美與浪漫在小小村落華麗綻放。
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創新中賡續古老的民俗文化傳統,正是當代燈會的活力之源。
裝點千家萬戶
不同的花燈,相似的情思。元宵賞燈,不只在嬉戲游樂,更重在互動中拉近彼此的情感距離。近年來,以花燈為靈感的創意手工產品和活動不斷推出,使傳統工藝不再是能工巧匠的“專利”,而是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共享年節之樂。
在手工實踐中,創造的樂趣與節日的儀式感愈發濃厚。一些博物館在節日期間推出花燈製作體驗活動,邀請專家現場授藝,像中國工藝美術館結合新春燈展推出的“賞燈學非遺,多彩元宵節”研學活動,引來不少青少年報名參與。還有一些博物館以館藏文物為基礎,研發相關文創產品,讓小小花燈裝點千家萬戶,如故宮博物院以古畫中的兔為靈感,設計六角形宮燈文創產品。不同於打開便會“唱歌”的塑料電子音樂花燈,消費者需要通過手動拼插,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紙藝燈。手工製作的花燈或許不甚完美,卻帶著熟悉的年味,將它送給親朋好友,更能為美好祝福增添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