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隨著消費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愈發明顯,“有責任消費”逐步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粗放式的消費給可持續發展及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壓力,人們迫切希望消費行為不再僅僅是滿足物質需求,而是要全面考慮消費活動對經濟發展、整體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影響,讓消費行為更加利己、利他、利社會。
經濟日報發表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陸飛文章分析,一方面,消費者的自我認識是推動“有責任消費”發展壯大的抓手。數據顯示,僅有6%的消費者“完整瞭解”有責任消費的概念、內涵與範疇。但事實上,已有87%的中國消費者正踐行部分有責任消費舉措。例如,許多消費者不完全清楚大型家電的能效等級指標,但大部分人在選購家電時,會傾向於在可承受範圍內購買更加環保的產品。
同時,政府和媒體也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推廣“有責任消費”,讓更多人瞭解消費的責任,並使其消費決策和行為更理性、綠色、環保。
另一方面,要更好更快實現“有責任消費”,不能只是單純依靠消費者的自我認知,還需要在企業端統合各方力量,使得品牌商、製造商、流通商、零售商、科技企業及行業協會等形成合力,拓展“有責任消費”的邊界和意義。
例如,電商平台可以通過數據觀測,統計“有責任消費”的趨勢變化,並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將相關情況反饋給企業,幫助企業找到“有責任消費”領域的發力點、增長極。企業則可以通過反饋得來的數據,在相關領域制定“有責任消費”的發力重點與行動舉措,從而推動“有責任消費”全面升級。
文章指出,總體來看,“有責任消費”未來發展的關鍵,是消費端與企業端共同作用的“有責任消費雙螺旋”。未來,“有責任消費”可以由消費端和企業端以雙線互相推動、螺旋式上升加深與拓展的形式持續推進,從而進一步推動“有責任消費”在整個消費生態中生根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