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2022年12月16日,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和內閣會議正式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畫》三份重要戰略文件。
這些文件事關日本安全認知、“假想敵”對象、防衛戰略、防衛力量發展規劃等重大問題,卻在使用“反擊能力”等關鍵問題上採取模糊表態,意味著日本戰後安保理念和防務政策發生重大轉折,完全拋棄了“專守防衛”原則,徹底背離了日本憲法的和平理念。日本重走軍事大國路線以及日美軍力的進一步一體化,將給地區和平與穩定帶來新的威脅。
牽強附會渲染威脅,尋找借口謀求軍事鬆綁
在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日本為渲染“世界不安全、日本很憂慮”,可謂絞盡腦汁,極盡牽強附會之能事。
該文件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世界,以價值觀劃線,將中國、俄羅斯、朝鮮等國視為“非常危險的存在”和日本未來的戰略對手與“假想敵”。在該文件看來,俄烏衝突很容易被“復制”到印太甚至東亞地區,未來還可能引發“灰色地帶”衝突、網絡攻擊以及認知戰等新的衝突。同時,這一文件還大篇幅抹黑中國,稱中國的對外姿態和軍事動向是“迄今最大的戰略挑戰”。在分析人士看來,日本渲染“中國威脅論”、大幅調整防衛政策的背後,既有美國推動的因素,也有日本謀求自身軍事鬆綁、成為所謂“正常軍事大國”的意圖。
更令人擔心的是,文件中有關日本“必須舉全國之力,與同盟國夥伴國一道共同應對”的表述,讓人仿佛看到歷史在重演。20世紀上半葉日本軍國主義時期,日本曾提出“舉全國之力”應對所謂“安全威脅”,為其對外侵略擴張尋找借口。對日本當前的動向,國際社會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強調發展“反擊能力”,脫離戰後和平主義軌道
日本以往的防衛戰略通常隱匿在各版本的《防衛計畫大綱》中。這次日本政府直接將《防衛計畫大綱》更名為《國家防衛戰略》,並將對外軍事干預放在首位,反映了其執意推進“軍事正常化”、突破和平憲法約束甚至顛覆整個戰後體制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