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據新華網報導,近期,境外媒體紛紛關注到,北京等已渡過疫情高峰的中國城市,復工復產步伐加快,消費活力湧現;道路上的卡車數量增長,國內航班數量上漲,出境航班預訂量上升,影院人數增加。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後,中國經濟將出現強勁復甦,並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起到明顯提振作用。
“中國經濟將實現比預期更快的復甦”
外媒稱,在中國疫情防控措施調整轉段後,上海、武漢等多地民眾參加跨年慶祝活動,祈福新一年更美好。
法新社1日報導說,在北京,年輕人湧向俱樂部、音樂場所和酒吧;在上海,戴口罩的年輕人在標誌性的外灘附近街道上迎接新年到來;在武漢,午夜鐘聲敲響時,人群放飛節日氣球。
中國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後,北京等多個城市生產生活陸續恢復正常,經濟活力復甦。
多家外媒對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政策後的經濟復甦保持樂觀。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經濟學家的觀點說,2023年中國經濟出現更快、更強反彈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彭博社觀察到,元旦前一周,北京、成都和武漢等地的地鐵乘客人數增加40%—100%,交通擁堵程度上升約150%—240%,表明這些地區的居民正重返工作、購物和餐館。
彭博社報導指出,雖然經濟社會活躍度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但北京等城市活力的快速反彈表明,一旦這波疫情過去,中國經濟能夠實現比預期更快的復甦。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花旗銀行分析師預測說,中國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1%,達50萬億元人民幣,絕大部分主要城市1月中旬前將渡過疫情高峰。報導稱,投資者和分析師預測“未來一年將更加光明”。
路透社報導援引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的觀點稱:“總的來說,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強勁的經濟復甦就在前面。”
“全球投資者渴望回到中國做生意”
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後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1月8日起實施。內容包括:不再對入境人員實施全員核酸檢測,對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取消國際航班的客座率限制;進一步優化復工復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
多家外國在華商會等機構認為,此舉有助於恢復中外人員往來和商務旅行,重振投資營商信心。
美聯社報導說,對於中國結束對入境旅客實行隔離,眾多外企表示歡迎,認為這是朝著重振商業活動邁出的重要一步。報導援引中國美國商會董事會主席華剛林的話稱,“這為恢復正常商務旅行掃清了道路”。
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美國商會總裁何邁可預料新一年外國高管們將前往中國。一家在中國內地設有工廠的大型日本製造商的高管表示,他和同事預計將很快赴華。
這篇報導援引投資機構PAC創始人廖明的話說,全球投資者渴望回到中國做生意。
“在世界迎來2023年之際,中國已經準備了一份禮物。”肯尼亞《民族報》網站在一篇題為《中國防疫新政策對世界經濟是利好》的報導中說。
文章說,新政策為疫情以來沒有返回中國或者沒有去過中國的國際學生的未來注入希望,也讓許多商人有機會重新激活他們在中國的商業網絡。
世界將受益於中國經濟的復甦
“無論如何,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會逐漸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世界最終將受益於中國經濟的復甦。”美國福布斯新聞網題為《中國新冠疫情防控新階段對全球經濟有重要影響》的文章說。
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顯示,疫情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旅遊消費國,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游支出超過2770億美元。
美國《華爾街日報》題為《中國人“報復性旅行”將提振2023年旅遊業》的報導稱,中國重新開放邊境意味著中國遊客的回歸將提振過去依賴他們的企業,特別是在一些周邊國家的企業。重新開放對中國的航空公司和旅行社來說顯然是好消息,且這些利好將向更廣範圍擴散。
《金融時報》援引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沈思文預測,到2023年夏季,中國遊客出境游將恢復至2019年同期約50%的水平。上海一家旅行社的經理說,1月下旬農曆新年期間將出現旅遊“井噴”。
“我們預計,這將對其他東盟國家的經濟產生比越南更大的影響,因為這些國家與中國國內經濟的關聯度更大。”越通社報導援引越南資本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科卡拉里的話說。
路透社把中國消費者即將為世界各地帶來的經濟提振比喻為“報復性”反彈。
這家通訊社報導說,中國占全球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的21%。隨著1月21日開始的中國農曆新年假期臨近,全球各地的酒店、餐飲行業也開始做好準備,希望從即將到來的旅遊熱中獲利。
肯尼亞《民族報》報導認為,中國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利好全球經濟,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望在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