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史上最右內閣”與巴以問題
http://www.CRNTT.tw   2022-12-31 12:38:23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12月21日,以色列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內塔尼亞胡宣布新政府組建完畢,預計將約旦河西岸的治權交給極端民族主義者,將有關新移民的審查權交給極端正統宗教派,從而為破解以色列政治僵局和人地衝突矛盾帶來一綫希望。

  然而,內塔尼亞胡的破解僵局也可能只是劍走偏鋒,擁抱種族主義,將原先并不受人待見的邊緣政黨帶入權力中樞,挾議會多數以利於修改司法,目的還是要洗脫自身貪腐指控。要兌現組閣談判的承諾,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集團正在議會對個別盟友提出的議案進行單獨審核以便加速通過,包括完成司法修正使得沙斯黨魁阿裡耶·德裡能擺脫稅務指控,進而掌管內政部和內蓋夫及加利利發展部(Minist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gev and the Galilee)。德裡控制著執政聯盟內第二大黨,同時與諸多中左翼政黨保持友好關系,是內塔尼亞胡將來可能壓制極右翼政黨的關鍵籌碼。但當下,內塔尼亞胡還需要向極右翼妥協,滿足其壟斷警察資源和暴力使用權并且兼管約旦河西岸地區內政的要求。

  內塔尼亞胡組織的這屆新政府,被很多媒體稱為“史上最右”內閣。這體現了近年來以色列社會整體轉向右傾保守化的趨勢,或許也意味著以色列正在醞釀重大的變革。

  以色列可能正在重大變革前夜

  以色列可能發生的變革主要有兩個根源:其一,人多地少,生存資源競爭。以色列本就地狹人衆,水資源尤缺,隨著外來移民不斷湧入,加上生育率居高不下,人地矛盾日益膨脹,不斷提出修改現狀要求。存量博弈下,以色列已經逐漸將自己塑造為一個種族隔離國家。一方面,以色列已經立法將國民分成三等,即擁有完全公民權的猶太人、有投票權的西岸巴勒斯坦人和沒有公民權的加沙巴勒斯坦人。<nextpage>

  在實踐中,以色列通過封鎖加沙與西奈半島通道,壓縮對加沙的資源分配總量,乃至截流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對約旦河西岸,則通過拓展猶太人定居點以及修建隔離墻和前哨崗,日益蠶食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這種生存資源競爭導致族群關系緊張,暴力衝突頻發。衝突惡性循環和不時升級,導致事實上的國家緊急狀態,民主政治環境被破壞,國家幾次陷入政治僵局。社會極化對立,族群內部競爭的邏輯就是誰更強硬,就更受歡迎。這是哈馬斯堅持暴力抵抗不願妥協的原因,也是內塔尼亞胡盡管個人爭議不斷但能多次當選的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移民准入和定居點拓殖等現實議題成為國家選舉政治的中心議題。內塔尼亞胡新政府將這兩個關鍵領域分別交給極端右翼和正統宗教,預示即將從開源、節流兩端應對該基本問題,其後續發展備受矚目。

  其二,國內、國際兩個合法性的衝突。即將卸任總理之際,拉皮德警告稱,內塔尼亞胡正在把以色列“拖入危險的反民主螺旋”。拉皮德指的是,內塔尼亞胡把極右翼政黨吸收入政府,通過立法修改司法機構等非選舉機構,然後又以司法駁回恐嚇議會其它小黨,會加速以色列民主機制的蛻變和種族主義的合法化。當然,拉皮德這麼說的時候,正在以國際政治正確衡量國內事務。以色列中左翼陣營的多元議題看上去更符合包容、自由的國際潮流,也可能反映了新移民基於遷出國社會熱點和政治生態的思維習慣,卻未必能解決以色列人地矛盾的實際困難。內塔尼亞胡似乎早就洞悉了這一點,立法塑造種族主義政治正確,緊緊擁抱巴以衝突,促進社會二元對立,綁架民意為己助選,使得大選接近於圍繞內塔尼亞胡個人的全國公投。盡管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恃強淩弱的種族主義做法在國際上激起強烈反彈,但并不妨礙內塔尼亞胡和極右翼慶祝選舉勝利。

  另一個體現國內國際合法性衝突的是“兩國方案”。兩國方案是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巴以問題和平解決方案。其基本思路是“領土換和平”,以色列需要撤出1967年後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兩國方案”是之前以色列與埃及等國實現地區和平方案的國內翻版。1979年以色列向埃及歸還西奈半島後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此後又與約旦協議調整土地與水資源後實現關系正常化。但是以色列一直拒絕向叙利亞歸還戈蘭高地,并於占領滿50年後開始在高地建設定居點。

  很自然的,圍繞“兩國方案”,地區國家分成兩個主要陣營,即伊朗和叙利亞為代表的不妥協派以及埃及和約旦為代表的妥協派。因此,巴以問題也被稱為中東地區問題的牛鼻子和總開關。2019年,內塔尼亞胡、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和沙特王儲協商世紀交易,承諾以經濟權益換建國權利,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資源,實踐事實上的一國制度。該協議後來發展為亞伯拉罕協議,為以色列與海合會多國實現關系正常化排除了最大政治障礙。鑒於生存資源競爭導致的緊張族群關系,“兩國方案”在以色列國內已根本不可行,然而“兩國方案”在國際社會層面仍然是歷史性的政治正確。也因此,內塔尼亞胡新政府授權極右翼以西岸治理權,勢將再次牽動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敏感神經。<nextpage>

  國內、國際兩個合法性的衝突,不僅經常使以色列人在觀念和行為上發生錯亂,出現陣營分化,增加治理成本,加劇政治僵局,也向外傳遞出混亂的國際形象。以色列一方面是美國著力塑造的西式民主典範國家,和伊拉克一起參加首屆民主峰會,另一方面是唯一一個正在體制化執行種族主義的現代國家。在拜登等老一代美國人印象裡,猶太複國主義或許因為猶太人大屠殺事件而具有正義性,而在年輕人看來,猶太複國主義約等於巴勒斯坦人道主義危機的源泉而應予以譴責。兩個合法性衝突,既是以色列孕育變革大的動力,也對新政府單方面修改巴以問題現狀構成約束。

  新政府處理巴以問題的挑戰和壓力

  在上述背景下,新政府在處理巴以問題時或將面臨更大的外交和安全壓力。“猶太力量黨”黨魁本-格維爾過去在東耶路撒冷就不斷發動旨在擴大猶太人權利和維護以色列對聖殿山遺址主權的運動。他還經常訪問謝赫賈拉的定居點居民,為他們游說。他負責約旦河西岸內務後,不出意外會繼續強硬推進定居點擴張,加劇巴以緊張局勢。

  以色列的單邊拓殖做法,可能會惡化海外猶太人的政治處境。拜登訪問以色列時曾特地拜訪受難者紀念館,以強化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傳統的、正面的叙事。而內塔尼亞胡將極右翼納入執政聯盟,很可能扭轉美國國內對以色列的總體印象,使美國維護以色列的政策成本高到難以承受。美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參議員羅伯特·梅內德斯曾公開表示,將極右翼立法者納入未來以色列政府會損害美以關系。猶太裔美國人親以色列倡導組織 J Street也聲稱將重新評估美國無條件支持任何以色列政府的立場,對極右翼的以色列政府,很難維持原先的支持立場。相應的,巴以問題持續高熱,也會使沙特王儲面臨國內輿論高壓,很可能將不得不擱置執行亞伯拉罕協議。

  以色列過去以控制暴力為由,為封鎖加沙,控制生活資源輸入,造成人道主義危機。為支援加沙抵抗運動,埃及穆斯林兄弟會通過西奈半島邊境地道,土耳其穆兄會經由海運,向加沙運送人道救援物資和武器。在以色列改善與兩國關系後,埃及和土耳其方面增強了對援助加沙的制約。<nextpage>

  伊朗除了通過海路走私直接援助加沙外,還通過黎巴嫩和叙利亞威脅以色列北方邊境地區。以色列“鐵穹”防禦系統精確度很高,但也難以抵消哈馬斯火箭彈的低成本數量優勢,而黎巴嫩真主黨擁有20萬枚以上的火箭彈庫存。伊朗要確保在核談判中不被國際社會拋棄,擺脫本國邊緣化地位,保持在地區牛鼻子問題上的影響力是一個重要籌碼。俄烏衝突後,俄羅斯從叙利亞抽調部隊投入烏克蘭,伊叙聯軍與以色列邊境地區出現緩衝真空。此前,以色列憑借空中優勢對黎巴嫩和叙利亞的主要軍用交通樞紐目標展開先發制人式空襲。隨著戰損持續和運輸行動隱秘化,以色列近期也將對叙利亞空襲目標擴大到了拉塔基亞和霍姆斯的民用交通樞紐。

  作為應對,內塔尼亞胡將外交和國防部長職位留給自己政黨,以確保外交更加理性和謹慎。此外,內塔尼亞胡很可能會維持與地區國家和全球大國的平衡友好關系。在地區和全球層面,以色列會繼續通過展現科技強國牌和經濟活力來增強對外吸引力。

  此前,以色列與埃及和約旦已經就東地中海天然氣形成了開發-儲存-市場的合作模式,近期又與土耳其實現關系正常化,并與黎巴嫩達成海洋權益劃分協議。這些都為策劃中的東地中海天然氣輸歐管綫建設准備了條件。俄烏衝突下,燃料成本高漲,這條管綫被更多提起。當然困難也不少,塞浦路斯地位問題以及土耳其與希臘之間的新仇舊恨還未解決,加沙的武裝抵抗運動也給東岸管綫建設蒙上陰影,歐洲在因巴以問題而起的抵制以色列的BSD運動號召下會否接受以色列天然氣仍是未知數。

  以色列的科技牌對中東國家具有最大的魅力。阿聯酋是和以色列走得最近的海灣國家,阿聯酋石油資本和以色列科技研發具有強大互補性,科技公司上市也給阿聯酋帶來豐厚回報。靠近以色列,分享科技創新和東地中海經濟開發,也是沙特選址紅海邊建設新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美戰略競爭,美國企圖與中國科技脫鈎背景下,以色列的科技研發優勢也給了其在外交上長袖善舞的空間。戰略上看,以色列當然不會放棄以美同盟,但是與中國的科技經貿合作符合以色列利益,而且維持與中國友好關系也可以幫助以色列更好應對來自美國的壓力。反過來,中國在巴以問題上堅持“兩國方案”不僅符合國際輿論和歷史正義,也能彰顯與美國的不同立場,以更好調動與以色列關系。<nextpage>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