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2022年是世界經濟充滿變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跌宕反複、地緣政治衝突升級、通脹壓力持續攀升、多國開啓激進加息……在多重危機的叠加影響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一方面,作為全球三大供應鏈中心之一的歐洲,在能源危機的衝擊下被迫走上“去工業化”道路,不少陷入困境的歐洲頭部企業,開始遷往能源供應相對穩定且成本較低的國家。另一方面,各國在產業布局上的政治經濟考量,由傳統的追求“效率至上”向保安全與防風險轉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在朝著區域化、本土化、多元化、數字化等方向加速調整。
主導權之爭日趨激烈
隨著能源危機愈演愈烈,越來越多歐洲國家的能源密集型企業關閉工廠、縮減規模,或轉移產能,歐洲正面臨新一輪“去工業化”挑戰。然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卻打起了盟友的主意。
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出台包括高額補貼在內的大量激勵措施,以推動電動汽車和其他綠色技術在美國本土的應用。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方案將加劇歐洲工業生產萎縮,迫使歐洲企業將生產綫轉移至美國。
事實也是如此。荷蘭化肥公司OCI在2022年9月宣布,將擴大其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合成氨廠;德國大衆汽車公司和丹麥珠寶商潘多拉也宣布將擴張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德國工商大會調查結果顯示,其39%的會員企業計畫未來幾個月在美增加投資。德國汽車供應行業中,每5家企業就有一家計畫在國外建立工廠。
從中長期來看,若“去工業化”持續下去,不僅將對歐洲整體創新能力造成打擊,還會影響歐洲在國際市場規則與工業標准制定方面的話語權,進而削弱其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對此,歐洲國家憤怒地指責美國做法涉嫌保護主義,企圖以損害歐洲工業為代價使美國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直接批評該法案對歐洲企業具有“超級進攻性”,法國和歐洲“許多工作崗位面臨被摧毀”,是以損害歐洲利益的方式解決美國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