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高補貼和貿易保護主義,讓歐洲國家陷入兩難抉擇。若和美國“比爛”打貿易補貼戰,不僅有違歐洲理念,“散裝”歐洲很難達成對美補貼戰共識。即使達成共識,陷入能源危機和經濟衰退的歐洲國家也沒有足够的歐元對企業進行補貼。歐洲對美開打貿易戰,這是西方世界的惡性內訌,不僅造成經貿領域的兩敗俱傷,也會讓大西洋兩岸同盟生出難以彌合的罅隙。
美法案讓歐新興產業“空心化”
這是有先例的。特朗普時期追求“美國優先”,美歐貿易戰讓雙邊關系陷入難堪。特朗普對歐洲的鋼鋁加徵關稅,歐洲奮起反擊,將美國制造的飛機、拖拉機、冷凍橙汁、煙草和葡萄酒等出口歐洲的關稅提升到50%,讓美國相關企業和產業工人蒙受巨大代價。至於波音和空中巴士的補貼拉鋸戰,也見證美歐貿易戰的硝煙彌漫。
拜登時代,給歐洲國家送上了“政治甜頭”——“美國回來”,但在經貿領域和全球戰略中害苦了歐洲。
《通脹消減法案》的高補貼和稅收抵免政策,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因為歐洲在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技術上擁有相當的產業優勢,美國的補貼誘惑和稅收優惠,不僅保護了美國企業,也吸引了歐洲企業。可謂一石二鳥——築牢美國綠色制造業根基,讓歐洲新興產業“空心化”。加上拜登通過芯片同盟構建美國主導的半導體供應鏈——從台積電到三星,均已在美國建廠。美國的“美國回來”在政治上虛晃一招欺騙一衆歐洲國家和日韓等同盟國後,真正的目標是讓領先全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回到美國。
在烏克蘭危機中,歐洲被美國綁架害慘,不僅蒙受來自烏克蘭危機的“臥榻之側”的戰爭風險,而且陪著美國制裁俄羅斯而失去俄羅斯能源,被迫購買來自美國的高價能源。在對華關系上,歐洲國家也成為美國的幫兇。被美國各種算計,歐洲陷入能源荒、高通脹和新興制造業美國抽走的“空心化”。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美,白宮雖然給足了面子,但是對於馬克龍要求美國對歐盟“法外開恩”——在法案中寫入“歐洲公司例外”,遭到美國嚴辭拒絕。從發牢騷到外交攻關再到放狠話,當然也包括在世界貿易組織投訴美國,美國對歐洲的訴求一概不理會。
拜登簽署法案後,法案中各種補貼條款將於明年起陸續生效,留給歐洲的時間已經不多。歐洲國家或會展開反擊,按照美歐貿易戰的慣例,歐洲或實施相同規模的補貼或稅收政策。不過,美歐若開打貿易戰,將給全球蒙上貿易保護主義的陰影。烏克蘭危機的陰霾已讓全球經濟暗淡不明,美歐貿易戰帶給全球經濟的風險更加難以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