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外媒披露東芝芯片曾遭美國打壓內幕
http://www.CRNTT.tw   2022-12-03 13:30:46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土耳其廣播電視總台英語國際新聞頻道網站11月10日刊發題為《美國是如何阻止日本東芝公司成為第一大芯片制造商的?》的文章,作者是薩阿德·哈桑。全文摘編如下: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決策者將日本芯片制造商視為最大威脅。

  面帶微笑的美國國會議員海倫·德利奇·本特利與其他議員輪流揮舞大錘,在國會大廈前的空地上砸壞了一台東芝收音機。

  本特利對聚集起來的記者說:“換了一個名字的背叛仍是背叛。但如果說它有另一個名字的話,那就是東芝。”

  以“關鍵技術”之名

  這起事件發生於1987年7月。當時,這家日本電子巨頭處於一場圍繞美國國家利益及其在全球舞台上尋求保持技術霸權之舉展開的激烈爭論的中心。

  東芝公司一個部門向蘇聯出售了一項關鍵技術,助其研發先進潛艇。這些美國議員認為,在冷戰高峰期與蘇聯軍隊進行此種交流是一項重大罪行。

  結果,美國對東芝實施制裁。東芝公司的產品面臨高額進口關稅,而且美國企業切斷了與該公司的關系,數以百萬計美元收入付諸流水。

  認識到美國市場的重要性後,這家生產從電池、電視、筆記本電腦到核電站一系列產品的日本公司的高管,在數十家美國報紙上刊登整版廣告,向公衆道歉。東芝公司許多高級職員被解雇。<nextpage>

  東芝與索尼、三菱和其他日本公司一道定義了這個東亞國家令人難以置信的崛起。但現在已大不如前。

  多年來一直虧損并出售部分業務後,這家發明了NAND閃存芯片并在日本推出首款彩電的公司目前正等待出售。

  雖然東芝的衰落與內部管理不善有關,但其半導體部門已永遠無法重新占據全球芯片市場頭號地位。

  第一場“芯片戰爭”

  在美國實施制裁前,東芝公司是世界第二大芯片制造商,領先於英特爾和IBM等科技巨頭。

  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東芝因與蘇聯的商業往來而面臨強烈抵制時,圍繞日本企業在美國市場日益增強的影響力,雙方關系已高度緊張。

  豐田和其他日本汽車制造商已將通用汽車和福特等許多美國頂級品牌逼到墻角。

  到上世紀80年代,日本半導體企業NEC公司、東芝公司和日立公司已經領先於英特爾公司和費爾柴爾德半導體公司(一家開發出首個實用集成電路的矽穀先驅企業)等美國技術企業,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商。

  由於成本降低,日本企業主宰了存儲芯片市場;生產過程自動化和減少浪費增加了能够從矽片中切割出來的可加工芯片數量。<nextpage>

  日本半導體制造商的崛起得益於政府的倡議,比如超大規模集成半導體項目。該項目鼓勵業界在現代技術方面進行合作,推動消費市場蓬勃發展。

  在研發用於制造現代芯片的工具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的日本科學家木下博雄說:“當日本成為半導體領域的領先者,尤其是在存儲市場,日美半導體摩擦爆發了。”

  他對本網站記者說:“那是日本半導體行業衰落的開始。”

  美國決策者指責日本半導體企業,其方式類似於最近阻撓中國的中芯國際或電信巨頭華為的做法。華為公司已被禁止進入發達國家的5G市場。

  華盛頓指責日本操縱本國貨幣日元,故意使日元兌美元貶值以幫助日本出口商——這意味著掙美元的出口商將獲得更多利潤。

  日本被迫讓日元升值,引發了數十年經濟停滯。東芝、日立和其他芯片制造商被征收100%進口關稅,日本被迫向美國公司開放市場。

  另一家日本大公司富士通公司在試圖收購費爾柴爾德半導體公司時遭到美國時任商務部長馬爾科姆·鮑德裡奇的公開攻擊。<nextpage>

  陳芳和董瑞豐在《“芯”想事成:中國芯片產業的博弈與突圍》一書中寫道:“自那以後,(日本的)半導體行業進入冰期,受到了在半導體出口領域被迫自我約束和接受美國產品至少占領其20%國內市場份額的雙重影響。”

  美式制裁再度上演

  美國現在與中國陷入了類似爭鬥。上月,美國總統喬·拜登推出迄今為止最嚴格的出口限制措施,使中國半導體企業無法獲得生產先進芯片所需的工具和設備。

  但是,在華盛頓希望保護本國產業的程度方面,美日爭端和美中爭端不盡相同。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經濟戰略研究所所長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說:“只有表面上的相似性。就日本而言,美國從未試圖切斷對日本的技術流動。它只是試圖阻止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進行傾銷,但從未將日本視為對美國地緣政治的威脅。”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