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11月13日發表克里斯托夫·海因、尤利婭·勒爾和曼弗雷德·舍費爾斯的文章,題為《看不到中國的替代選項》。全文摘編如下:
目前,人們正加快尋找減少德國經濟對華依賴的路徑。南亞似乎成為贏家。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十七屆德國經濟亞太會議上,德國中小企業批評少數德國大型企業對中國業務存在巨大依賴性。
目前看不到迅速解決該問題的方案。博世公司董事會主席斯特凡·哈通表達了極其重視中國大型企業的觀點:“無法讓另一個市場來取代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我們如果有選擇,早就那麼做了。”他的一名同事私下表示,最好不要使用像“脫鈎”這樣的詞。
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且遙遙領先於其他貿易夥伴。目前亞洲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可能也不錯:根據德國工商大會的一項調查,44%的企業預計未來12個月將在亞太地區取得自身業務的積極進展,17%認為會出現惡化。祗有28%的企業認為將在中國獲得樂觀結果,23%預計會出現下滑。
哈通也承認:“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地緣政治風險問題。”因此,在這幾個月裡,各企業亞洲業務的負責人都在尋找可替代區域。
印度非常受歡迎,德國投資者正在那裡排隊。然而,一些“印度通”指出,印度的增長是由少數幾家大型企業和中產階級的消費驅動的,該國的市場也比中國市場更難進入。
在擁有近7億人口、年輕的中產階層迅速壯大的東南亞地區,越南尤其具有吸引力。德國總理朔爾茨13日在越南首都河內表示,“我們必須擴大銷售市場,我們的供應鏈、原料源和生產基地”,同越南合作對德國具有關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