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1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增長4.1%,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6.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04萬億元,同比增長6.2%。在經濟運行恢複向好的同時,財政收入逐步企穩回升,財政支出持續發力。
財政收入逐步回升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反複等超預期因素衝擊,再加上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財政收入壓力較大,收支矛盾較為突出。隨著一系列穩經濟宏觀政策發揮作用,經濟持續恢複發展,財政運行也逐步好轉。統計顯示,1月份至9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剔除留抵退稅影響後同比增長4.1%,較前8個月提高0.4個百分點。
“經濟與財政一體兩面。三季度以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水平逐步回升,一是大規模留抵退稅基本完成,二是經濟韌性充分展現、企穩上行,三是國有資產使用及盤活力度加大,推動非稅收入上升。”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分析,剔除留抵退稅影響後,9月份國內增值稅增速邊際提升,表明前期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對經濟回升起到支撑性作用。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助力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政策力度空前。數據顯示,截至9月20日,合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4萬億元。其中,通過實施留抵退稅,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超2.2萬億元。
“持續落實落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特別是在稅費支持方面堅持制度性安排和階段性政策并舉,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受益尤為突出,有效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剔除留抵退稅影響後,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多個主要反映市場主體經營狀況的稅收指標呈現同比增長趨勢。“這反映出通過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宏觀經濟逐漸呈現出恢複性增長態勢。”李旭紅說。<nextpage>
目前,大規模留抵退稅集中退付任務基本完成,退稅衝減收入因素明顯減弱,財政收入增長預計能保持較好態勢。
重點領域保障有力
今年以來,我國保持較大支出強度,安排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71萬億元,比上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同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優先支持已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重點專項規劃等重點項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大對科技攻關、生態環保、基本民生、現代農業等領域及區域重大戰略的支持力度。
統計顯示,1月份至9月份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0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認為,為了應對疫情衝擊和各種超預期因素的影響,積極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在實施退稅減稅降費的同時,保持較強支出力度,對穩定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教育支出增長5.7%,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6.9%,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0.7%。“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撑,成為財政支持的重點領域。”白彥鋒說。
李旭紅分析,前三季度財政支出不僅執行力度加強、進度加快,而且對於民生、科技、衛生健康等領域的支出呈增長態勢,進一步夯實了經濟結構優化的成果,為我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
今年以來,我國大力推動財力下沉,支持基層做好“三保”工作。在中央本級支出已連續兩年負增長的基礎上,2022年中央部門支出繼續安排負增長,下降2.1%。統計顯示,前三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014億元,僅占全國財政支出的約13%。“中央部門堅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自身支出,通過轉移支付彌補地方收入減少,地方支出占比大幅提升。”羅志恒說。<nextpage>
財政政策持續發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財政工作進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別是強調要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等。下一步,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持續發力?財稅體制改革如何向前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基本上建成現代財政制度。在財政領域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核心在於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合理界定政府職能範圍,向全社會提供基礎性、普遍性的公共產品和社會服務,釋放并激發市場主體與全體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表示。
馮俏彬認為,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現代稅收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居民的合理分配機制。“一方面要保證國家有足額財政收入,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稅制、簡并稅種,適當降低稅率,做好對全社會的激勵機制。”
“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要在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財政力量。”白彥鋒說。
近期,穩經濟政策中各項財政政策措施正加快落實。財政、貨幣等政策加強配合,形成政策合力,鞏固經濟恢複勢頭。比如,依法盤活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存量,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務結存限額;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前期緩繳的企業所得稅等“五稅兩費”,9月1日起期限屆滿後再延遲4個月補繳,涉及緩稅4400億元。此外,支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推動重要項目有序落地,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羅志恒認為,下一階段,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加大調控力度,提前謀劃財政增量工具,平衡穩增長、防風險、落實基層“三保”和支持國家重大戰略等多重目標。同時,加強財政、金融、產業政策間協調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