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秩序的重建已經迎來一個關鍵時刻。就在中國勢不可擋地崛起為新經濟大國的時候,全世界見證了正在衰退的帝國(俄羅斯帝國和圍繞北約組織形成的西方帝國)之間的衝突。
自2014年以來,莫斯科的戰略目標一直十分明確:通過向東方靠攏而脫離西方。此後俄羅斯與歐盟的金融和貿易關係一直在降溫,兩種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亞洲或將很快取代歐洲成為俄羅斯的主要貿易夥伴。
表面上看,俄羅斯是世界經濟中的一個小角色,僅占全球經濟的1.7%,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僅位於全球第53位。然而,俄羅斯擁有核武器、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儲備,但其意義並不限於此。俄羅斯作為世界其他國家的原材料供應國的作用不僅涉及能源領域,而且還延伸到某些關鍵金屬和食品領域。俄羅斯是一個原材料巨頭:根據彭博社數據,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分別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量的8.4%和6.2%;其鈀金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占總量的45.6%;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鎳銅鈀礦。國際分析家警告稱,微芯片生產中或將出現鈀金、鉑金和氖氣短缺。與此同時,歐洲的汽車工業對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鎳和催化轉化器的鈀的短缺感到擔憂。
俄羅斯無疑從一開始就考慮到了受到嚴厲制裁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堅信,在應對北約擴張對其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時,自己在中長期內仍有一張王牌可打,因為俄羅斯掌握著對維持西方生活方式至關重要的資源。到目前為止,事實既沒有證明俄羅斯的判斷是對的,也沒有證明是錯的。旨在扼殺俄羅斯經濟的制裁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有待觀察。
與此同時,軍備競賽的趨勢現在又被衝突重新推動。去年全球軍費開支上升到1.9萬億美元,創2009年全球危機以來最高增幅。就在形成國際新秩序的同時,軍備競賽也愈演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