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起落”是2009年至今。2009年,北約主動恢復與俄羅斯合作,並確定了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框架下“全天候”的合作性質。2010年,北約里斯本峰會批准的戰略概念文件甚至聲稱“希望看到北約與俄羅斯之間有著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2014年初,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北約暫停所有與俄羅斯合作,雙方關係全面惡化。2016年,北約華沙峰會將俄羅斯稱為主要威脅。2019年,俄羅斯與北約的對話基本停止。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北約對俄羅斯施加制裁,並對烏克蘭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
在這三次“起落”當中,構建新的安全合作架構是雙方關係提升的主要動力和目標。但圍繞著蘇聯和東歐地區的地緣戰略與安全利益上的博弈,始終是雙方關係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北約在歐洲的擴張,導致這一矛盾不時爆發,給雙方關係帶來破壞性後果。
北約是冷戰遺物,早已不能適應21世紀的世界發展大勢。但美國仍舊執著於冷戰思維和霸權理念,試圖通過不斷調整戰略,為這個本應掃進歷史垃圾堆的冷戰機器續命,服務自身的霸權利益。
近年來,北約在擴展活動區域、樹立新的戰略對手方面再次蠢蠢欲動,將手伸向萬里之外的亞太地區。北約這種“亞太化”趨勢不但破壞亞太地區的穩定發展局面,也將嚴重威脅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早已引起亞太地區國家的高度警惕。
(作者崔小濤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