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中國今後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有效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高度重視,強調“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今年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在全社會倡導積極老齡觀,引導老年人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參與家庭、社區和社會發展。樹立積極老齡觀,有助於推動實現全社會健康老齡化,這也是我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要求。
經濟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尹德挺、廖聞文執筆文章表示,積極老齡觀意味著“要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這兩個“積極看待”深刻揭示了積極老齡觀的內涵,是我們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科學謀劃老齡事業發展的邏輯起點。這就要求我們要更加積極、辯證地看待老年人與人口老齡化,更好維護老年人權益、彰顯老年人價值、發展老年經濟,著眼社會服務全方位、勞動就業全領域、市場供給全鏈條,將積極老齡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文章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老齡事業的頂層設計更加完備,許多重大改革措施相繼落地,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要看到,中國老齡工作基礎仍然比較薄弱,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發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經濟供養、醫療保健、生活照料等保障和服務還有待完善。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需要在樹立和堅持積極老齡觀上重點發力,通過深化改革創新,破解制約老齡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積極老齡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推動老齡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提出,保障老年人權益。積極老齡觀要求秉持老齡友好觀念,將老年人在健康、財產、勞動、贍養等方面的合法權益維護好,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為老年人實現全面發展夯實基礎。一是要持續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的制度基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為指引,完善和細化涉老婚姻、贍養、財產處置等方面的制度規範,明確老年人權責邊界,為實現老年人權益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二是要推動涉老社會服務模式創新,在法律服務、養老服務、醫療服務等方面創新機制、提升質量,推動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三是要處理協調好老年群體與其他群體在代際傳承、利益分配、權利義務等方面的關係,充分保障老年人權益。
彰顯老年人價值。積極老齡觀要求體現老年人價值,充分認識老年人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價值,為具備條件的老年人繼續從事社會生產、參與社會活動、開展社會交往提供充分條件。一是要建立起覆蓋全年齡段的終身教育體系,基於各自技能需求及自我發展需要,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支持。要針對老年群體的切實需要開展相關技能培訓,同時根據老年群體自身特點,在教學形式、時空安排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二是要積極擴大老年群體再就業規模,探尋適合老年人的靈活就業模式,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為有勞動意願的老年群體提供就業崗位、培訓支持,特別是在學校、醫院、社區等公共服務場所發揮老年群體作用,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老年群體參與創新創業團隊等。三是要充分發揮老年群體在社會建設中的優勢,引導鼓勵老年人充分利用所學所長,以志願服務等形式參與社會治理,特別要發揮好老黨員、老幹部的帶頭作用,構建“時間銀行”等互助養老模式,拓展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深度和廣度。
滿足老年人需求。積極老齡觀要求突出老年人的多樣需求,著眼不斷擴大的老年群體規模及其全方位多層次需求,有效推動各類資源精準化、科學化配置,以更高效率、更高品質滿足老年群體需求。一是要以更高標準滿足老年人基礎性需求,不斷完善養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引導相關市場主體發展。二是要著眼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滿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促進市場多元化發展,盡快建立健全精準對接老年人需求的市場供給機制,讓老年人的需求得到充分表達和滿足。三是要加強養老科技創新發展,推進智慧養老服務,積極挖掘潛在老年需求,將關鍵支持技術轉化為現實成果,推動適老化、無障礙改造,提升老年消費便利,打造宜居主動的適老環境。
文章最後說,人口老齡化絕不僅僅是老年人的事情,更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著力深化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內推動積極老齡觀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一方面,要加強人們全生命周期養老準備。要著眼於老年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認知效能和文體活動等方面,全面提升老年群體健康水平,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統籌考慮群體老齡化問題。要以群體視角,將全社會老年群體納入老齡產業發展規劃中,打造長效化、可持續的養老儲備體系,在社會層面為積極應對老齡化提供條件,這樣才能為實現個體幸福美好的老年生活夯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