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企業開展服務型製造創新性實踐,需要通過創新加快形成新模式、新業態。各類製造業企業在嘗試服務型製造創新性實踐時,應按照產業融合的理念重塑企業核心能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業態。例如,依托智能製造突破企業資源邊界和運營邊界,將智能製造與智能服務綜合集成,以信息流、數據流為核心,形成以客戶價值增值為目標的數據采集、挖掘、分析和應用服務,進一步提升製造企業的商業價值。再如,抓住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機遇,推動全球產業合作由加工製造環節向面向客戶終端需求的服務環節延伸,積極參與服務型製造國際標準體系的制定工作,通過取得國際認可的服務資質帶動裝備、技術、標準、認證和服務“走出去”,以製造和服務融合的生產方式確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引領地位。
為促進企業向服務型製造轉型營造良好環境
文章強調,推動傳統製造業企業發展服務型製造新模式、新業態,有利於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為製造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各級政府通過產業政策等舉措,在營造氛圍、深化應用、完善標準、健全服務、促進區域合作、加快統一大市場建設等方面不斷加以完善,為製造業企業向服務型製造轉型營造良好環境。
加大與產業融合相關的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推進服務型製造創造條件。產業基礎設施是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產業發展的共性基礎設施的總稱。與產業融合相關的產業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技術性設施和組織性設施兩類。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是產業融合的必要條件,服務型製造的全面實施依賴於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據算力為代表的技術類新基建的更廣泛覆蓋。與此同時,服務型製造強調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需要建設與其相適應的組織性基礎設施,營造新產業組織條件下的產業發展氛圍,包括能夠形成服務型製造共性技術和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以及服務於創新成果轉化和新市場開發的應用場景公共平台、區域共享製造平台等。
著力激發中小製造企業活力,形成國內國際市場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傳統製造業企業在向服務型製造轉型的過程中,傾向於小型化、輕資產、分散經營,大量中小製造業企業有望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壯大。為此,政府應通過產業政策等方式促進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構建新型的“以大帶小、以小促大”協同發展關係,鼓勵大企業將產品和服務融合的產能體系和供應鏈體系向中小製造企業開放,通過技術、設計、流程、渠道、品牌的外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並發揮中小企業小而專、小而精、多樣化、靈活化的優勢參與到國際國內經濟循環之中。提供更多針對中小製造企業的應用場景,助力其創新創造成果盡快在市場上打開局面。支持中小製造企業尋求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融合,形成集群式的數字製造和智能製造服務生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