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保障我縣糧食平穩生產是我縣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玉米價格較往年增長明顯,種植收益好,農戶種植意願強,種植面積也有擴大的趨勢。但是,我縣的玉米沒有被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障範圍,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幫助農民防範產量風險和價格風險,保證種植收益。”息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閆清勇表示。
實際上,保障玉米種植戶收益的難題并不只屬於息縣,據統計,河南省2021年玉米種植面積3853.3千公頃,占了全省秋糧種植面積的75.8%,也就是說全省近八成秋糧種植都面臨著風險,作為全國第五大玉米產地,河南省的各個地區也和息縣一同在尋求著出路。
2021年,在息縣縣政府、人保財險和光大期貨牽頭的永安期貨、申銀萬國期貨、方正中期期貨、華融融達期貨幾家期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由大連商品交易所“農民收入保障計畫”支持的息縣玉米收入險縣域全覆蓋項目落地息縣,這是河南省通過市場化手段保障農民受益的一次嘗試。
息縣玉米收入險的基本模式是,結合當地玉米歷史畝產情況確定的目標畝產和當時的期貨價格確定的目標價格,再乘以保險責任水平確定項目的每畝目標收入。農民向保險公司購買收入險產品,獲得收入保障;保險公司向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購買相應的場外期權,對衝玉米價格下跌的風險;項目到期後,根據實際產量和期貨結算價格確定實際收入,從而向農民賠付目標收入和實際收入的差額。整個過程中,對農民來說,只需要買一份保險,而價格和產量的風險分別由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和保險公司分擔,就是通過這樣一張薄薄的保單,一個一個的小農戶和期貨這個大市場連接在了一起。
根據息縣近5年的玉米產量歷史測算,每畝約定產量為0.5噸,目標價格為每噸2646元,保險責任水平85%,每畝的目標收入為1124.55元。也就是說,農民收入沒達到每畝1124.55元,就會得到差價賠付。最終項目承保農戶23000餘戶,其中脫貧戶5689戶,覆蓋玉米15萬畝,現貨量7.5萬噸。
“在這次項目中,我們以‘保險+期貨’的方式為農戶提供玉米價格保障,期貨公司設計了三個月的亞式期權來對衝價格風險,比較好的覆蓋了農戶的種植和售糧的周期。采價期為期權最後一個月,以采價期內大商所玉米主力合約收盤價的算數平均值作為結算價格,起到了比較好的價格保障效果。”光大期貨的謝昂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