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工程師“卓越”的秘訣在哪裡
http://www.CRNTT.tw   2022-09-19 15:14:32
 
  “卓越”從何而來,又在於何處?一名工程師從合格到卓越有怎樣的成長歷程?清華大學工程教育中心林健教授認為:卓越工程師的成長過程表現為知識、能力、素質和經驗不斷積累和提高的過程,這種過程集中表現在工程師對工程任務的勝任能力的提升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研究了卓越工程師的成長周期,清華大學李曼麗教授提出了卓越工程師成長的“六階段論”,華中科技大學王昕紅博士則認為工程教育、工程領域從業經歷和繼續工程教育三個階段的有機組合是工程師成長的必然途徑。傑出的華人工程師陸奇提出卓越工程師的五大信條:一是要善於站在巨人肩上做創新;二是要做業界最強的技術;三是具有自我迭代和跨界學習的方法論;四是“從我做起”的行動派;五是要有技術改變世界的信仰。作者在梳理學術界主流觀點的基礎上,提出卓越工程師的成長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系統過程,是一個多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卓越工程師的成長過程受到家庭、學校、企業、社會及個體個性特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在工程師成長的每一個關鍵階段所起的作用又各不相同。而其中工程(專業)教育、個人的個性特質(如心態平和、謙虛謹慎、勤奮努力等)和工程實際環境是影響卓越工程師成長的核心要素。作者指出,堅實良好的高等工程教育是卓越工程師成長的基石,隨之對現代工程師的培養規律即現代高等工程教育的發展呈現出來的特徵和趨勢,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解析,歸納出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國際高等工程教育所形成的共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理論高度。作者對現代工程師培養的考察,既有理論層次上嚴謹的分析討論,也有橫向的國際比較;既有事實的陳述,也有力圖客觀的評價。這種考察是對國內外工程師培養歷程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正是在這種宏闊視野的觀照下,作者提出中國工程教育正處於關鍵期,順應國際高等工程教育的發展趨勢,批判性地吸收、借鑒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強國的經驗,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具有深刻的啟示,對培養未來的卓越工程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本好的學術專著,既要高屋建瓴,言簡意賅,又要邏輯嚴密,有血有肉。審慎的態度和理論的系統性,是一個學者必要的素質。該書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依靠工程教育研究的兩大法寶“拿問題開路,拿證據說話”,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開展研究。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教育與產業脫節,理論與實踐脫節,使得人才培養和產業創新這兩條驅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鏈條運轉不靈,這是制約中國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師培養的主要問題。我國工程教育的大環境導致工科學生與工業之間存在巨大鴻溝,我們培養了太多“從學校至學校,從未到過工業一線的人”。由於國情、體制機制和文化等深層次原因,國外“很多好的東西不容易移植到中國來”。面對新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和新工科建設面臨的機遇挑戰,如何在根本上徹底解決工程教育的問題?對此,《卓越工程師培養論》作了全面、深入的理論探索、案例分析和實證研究,通過梳理、分析、歸納、總結,力圖在探索中保持理性、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在借鑒中獲得啟示,在行動中有所作為,並形成了完整的研究體系。這種理論聯繫實際的探索,對當下的工程教育而言,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