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潘兆民:台灣政策法增加兩岸對撞機會
http://www.CRNTT.tw   2022-09-16 01:02:19
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潘兆民。(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9月16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於美東時間14日通過“台灣政策法案”,將送交參院全院審理。針對美國“台灣政策法案”條文走向,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外委會通過的版本有部分條文調整,主要是涉及“台灣主權”等部份,不過在對台軍援防務方面多維持原版,研判後續走向,會以降低“主權”敏感,增強軍事介入為主軸。

  潘兆民感嘆,“台灣政策法”稱不上是“友台”,反而是增加兩岸對撞的機會,若美國真的要實質幫助台灣,大可直接承認“中華民國主權”,美台“復交”,但這些美國不敢做。另外,在強化對台軍援方面看似做得很足,可是條文通篇看下來,沒有看見任何安全保證的字眼,沒有安保承諾,更沒有協防承諾,背後動機顯而易見。

  潘兆民,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通識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東海大學國際教育合作處副國際長、東海大學就業輔導暨校友聯絡室主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系訪問學者及上海復旦大學訪問學者。

  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14日以17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後續將進一步送交參眾兩院審理通過後,由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生效。至於拜登是否簽署,有待觀察。該法案目的在於進一步提高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力度,並應對北京對台灣可能採取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祭出具體回應,其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等面向,引發外界關注與熱議。

  針對台灣政策法案後續可能走向,潘兆民表示,拜登最終是否簽署通過,還很難說,不過觀察這次參院外委會所通過的條文改動,或可看出,後續條文內容可能降低對“台灣主權”表徵的支持,減少觸犯一中紅線的可能性。例如駐美代表處正名台灣改為無強制力的國會意見等。另原版本指定將台灣列為“主要非北約盟友”(MNNA)地位,修改為“以MNNA盟友同等待遇”。

  潘兆民說,由於美國推動台灣政策法的主要目的並非挺台,而是守住美國利益,所以不可能實質承認“台灣主權”,因為如此一來,必然爆發正面衝突,這對美國並無好處,美國推出“台灣政策法”,是打算遂行兩個目的。首先是,刺激11月期中選舉的選情,因為反中牌對爭取選民支持有加分,當前美國兩黨及社會氛圍,反中、挺台成為政治顯學,這樣的法案推動,有助爭取選票。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