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今年1月份,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深入推進智慧教育,推動“互聯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3月份,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正式上線。本期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主持人 經濟日報理論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
發揮好國家智慧教育平台作用
主持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涵是什麼,有何特點?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對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發揮怎樣的作用?
楊宗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武漢理工大學校長):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教育在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方面創新,推動教育流程再造、結構重組和文化重構,改變教育發展動力結構,促進教育研究和實踐範式變革,最終實現人的全面、自由、個性化發展。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數字化轉型更加強調以人為本,圍繞“立德樹人”構建數字化、科學化、終身化教育體系;更加注重應用為王,構建教育新生態,服務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和精細化管理;更加凸顯技術賦能,促進新興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被列入今年教育部工作重點,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應對數字化發展大勢,助力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能力並重的創新型人才;二是破解教育改革發展難題,通過引領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教育內涵式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三是在數字中國和教育強國建設戰略引領下,加快教育行業全面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
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是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抓手。今年3月正式上線以來,平台提供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以及大學生就業服務,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服務教師教書育人、服務社會全面進步為基本準則,把教育數字化融入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教育管理和社會服務全過程。秉持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節約高效等原則,匯聚了基礎教育課程資源3.4萬條、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6628門、高等教育優質課程2.7萬門。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目前平台累計上線“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111場,收看人次3.1億。
促成優質教育資源匯聚,加快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構建有效遴選機制,鼓勵各地區、學校和教育機構參與優質資源開發,促進教育資源跨區域、跨城鄉、跨學校流轉,尤其為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輸送優質資源,有利於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例如,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的智慧高教平台,開設“慕課西部行”專欄,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虛擬教研室等方式,系統性、專業化培訓西部優秀教師,提高其教學水平和信息化素養,帶動西部師資水平整體提升。據教育部統計,截至7月底,該計畫服務於西部725所高校,提供近17萬門慕課及訂制課程服務,幫助西部地區高校開展混合式教學261萬門次,參與學生超過3.3億人次,有效推進了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賦能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助力形成終身學習體系。平台全面覆蓋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推進建立國家、省、市、縣、校五級貫通的智慧教育體系,把需求和應用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整合各級各類教育平台入口,匯聚政府、學校和社會優質資源,聚焦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治理、賦能社會和教育創新五大核心功能,為師生、家長和社會學習者提供“一站式”教育教學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高度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通過打造24小時365天“全時化、智能化”平台,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優質服務。據教育部統計,截至8月底,平台已匯集各類崗位資源1325萬個,2022屆畢業生註冊547萬人,用人單位註冊55萬家。
增強應對突發情況能力,打造數字教育中國方案。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開通後,對於進一步提升教育行業在重大疫情、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下的應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積極落實“停課不停學”要求,取得顯著成效,為維護全國抗疫大局作出貢獻。同時,我國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世界慕課大會等多個國際交流平台積極發聲,通過發布《慕課發展北京宣言》等,為教育數字化提供中國經驗,打造中國品牌,貢獻中國智慧。
信息化助推教育變革
主持人:在教育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國家平台或地方省區市有哪些典型經驗和做法?
王珠珠(“智慧教育示範區”創建項目專家組成員、華中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通過一些案例,可以洞見在數字化轉型推動下,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深刻影響。
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今年3月正式上線,推動各地各校建設數字時代新型教育環境,為師生獲取數字資源、物理資源、人際資源且個性化地選擇和應用提供了便捷渠道。比如,今年7月至8月教育部開辦的“2022年暑期教師研修”專題,是發揮國家平台“旗艦”作用的典型例證。在這次活動中,教育部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協,形成強大的院士、科學家陣容,由北師大等12所師範大學與有關單位攜手,在11個城市陸續舉辦20餘場講座。國家平台的直播,使這一活動受益人群從每個現場100位教師擴展到線上數千萬受眾,打造了一場科普盛宴。
上海是著名的教育高地,教育信息化起步早,但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系統眾多、數據龐雜、應用受限的羈絆。上海教委抓住數字化轉型契機,及時提出聯通市、區、校雲服務的“數字底座”方案,選定在長寧、閔行、寶山三個區開展建設與應用試點,並聯合企業以大數據、智能化等新型技術為支撐,形成中台能力,為教師提供教學助手,為學生提供智能學伴,為教育改革注入新動能,促進了大規模因材施教,形成了大範圍優質資源供給能力和數據賦能教育改革範例,贏得廣大師生對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贊譽。
寧夏獲准建設全國首個“互聯網+教育”示範區,經過四年來的實踐與探索,建設各類教育互聯、數據互通、應用協同的雲平台,接入122個應用系統,為全區師生教學教研、學習輔導、教育管理、家校共育提供全過程、一站式服務,讓信息的高效互通變得觸手可及。通過培育試點區,樹立標杆校,建設智慧課堂、雙師課堂等,著力提升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和全區辦學水平,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通過打造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雲、邁向公平而有質量教育的新路徑。
北京市教委通過建設“初中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服務平台”,積極提供政策和資金保障,幫助普通學校學生享受優質教師資源。他們組織專家和區級及以上骨幹教師,為全市初中學生提供在線輔導服務,幫助廣大初中生在“雙師”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參與輔導的教師超過8000人,開展13.5萬次在線答疑、300萬餘次在線輔導。通過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全國共開通學生空間12095.7萬個、教師空間1013.9萬個。這些“學生網上書桌”和“教師網上備課室”,提供了網上學習新場所和新社區,促成了學習共同體建設。師生在學習空間進行交流,對學習內容和成果進行整理、存儲、展示,構建了泛在、自組織型、需求驅動的個性化學習新機制。
北京東城、上海閔行、浙江溫州、湖北武漢等一批國家智慧教育示範區,積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促進個性化學習新途徑,通過運用知識圖譜和“畫像”等技術,提高教學精細化能力和資源推送自動化、個性化水平。數字化創新性應用將單一的教育資源平台功能逐步擴展為豐富的學習社區和智能化服務中心。
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建設良性發展新生態。比如,江蘇教育政務服務已全部接入“蘇服辦”,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接入“蘇服碼”,非涉密系統實現100%上雲。同時,向省大數據管理中心歸集190多項8430萬條數據,協同推進教育監管、學生資助、安全防控等共建共享和開發利用,努力成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快變量”。
需要指出的是,數字化轉型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任務。祗有堅持創新迭代、持續發展,才能不斷催生更加高效、富有彈性的教育新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