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9月6日,德國巴斯夫集團在廣東湛江投資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舉行全面建設暨首套裝置投產儀式。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歐元,是德國企業在華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項目。
知名跨國企業以百億歐元加碼在華業務,折射出的“中國引力”看得見、摸得著。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983.3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3%;全國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到外資668.5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35.0%。
中國引力,根植於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投資決策并非兒戲。投不投、投什麼、投哪裡、投多少,是外資企業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的結果。選擇中國,外資有充分的理由:一方面,中國經濟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延續恢複態勢。1-6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59%;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比1-6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前8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另一方面,外資企業在華盈利可觀。多家歐洲跨國企業相繼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反複、供應鏈中斷、能源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中國市場對業績的貢獻尤顯突出。拿巴斯夫集團來說,其今年上半年在大中華區實現營業額61.7億歐元,同比增長11.5%。
中國引力,得益於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以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外商投資法執法檢查啓動;《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修訂擴大;中老鐵路跨境物流運能不斷提升,開通以來進出口貨物已突破百萬噸;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達成各類成果1339個,參展企業數量超過上屆……今年以來,一系列擴大開放舉措接續推進,夯實了外資的信心。
中國貿促會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近九成外資企業對獲取經營場所、納稅和市場准入評價“較滿意”;近九成外資企業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減稅降費政策、抗疫助企紓困政策、重大外資項目落地“綠色通道”政策滿意度較高。鬆下控股株式會社集團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透露,企業計畫到2023年底在中國再增加10家“零碳工廠”。此類行動,在外資當中頗具代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