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電視文藝節目發展走入黃金十年,也是創新十年。十年來,電視文藝節目從大眾普及、博采眾長,走向自主創新與文化復興,以人民為中心,打造出一系列審美普及與提高兼具的文藝精品。
深耕文化 守正創新
十年來,我國電視文藝界致力於文化振興與美學復興,不僅努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美學精神,而且做到守正創新。守正不僅是在價值觀層面守正,更是創新成功的保證。在本土文化資源中尋找創新源泉,在選題策劃中聚焦非遺等文化載體,使傳承文化基因成為一種趨勢,是近年來我國電視文藝節目最大的亮點。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典籍裡的中國》《中國考古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北京衛視的《上新了故宮》,浙江衛視的《萬里走單騎——遺產裡的中國》,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廣東衛視的《國樂大典》《技驚四座》等,把古代典籍、建築、非遺等作為文藝節目的創作載體進行資源研發;在節目形態上,從一開始引進西方節目模式、借鑒海外的節目題材和形態,逐漸轉變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的自主原創。此外,敢於觸碰新題材也成為現象級電視文藝節目的共同特點,詩詞變成益智題目,厚重難懂的古籍變成戲劇,這些在之前的電視文藝節目中都是未曾出現的。傳承中華文化,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洋為中用、中西合璧、融會貫通,才是中國特色電視文藝節目發展之路。
聯通圈層 雅俗共賞
新媒體時代的優秀電視文藝節目,都做到了節目質量與傳播效果的雙豐收。這其中,創新與匠心是其品質基礎,可親與可愛是其氛圍調性,“四端聯動”是其破圈保障,青年觸達是其未來目標。這些節目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觸達每一個垂直細分圈層,利用電視的超級宣推、網絡的前沿探索、微信微博的輿論觸發和短視頻的精準到達,形成“四端聯動”的破圈矩陣。文藝節目借助媒體融合的力量與網絡傳播的翅膀,飛入尋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