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學錄取通知書:朴實內斂更不失為一種美
http://www.CRNTT.tw   2022-08-12 11:17:05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今年的招生錄取季,很多大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都充滿了創意。設計理念奇思妙想,效果呈現令人嘆為觀止:有大學把標誌性校門做成3D效果折叠在通知書裡,打開通知書,莊嚴的校門就向新生們敞開;有大學在通知書裡鐫刻一片星空,新生的姓名閃耀在一顆鏤空星星裡;有大學隨著通知書寄來兩顆蓮花種子,寓意深長。當然也有講究實惠的,隨通知書附上充滿愛心故事的普洱茶,甚至送上重達2.7斤重的“禮盒”。

  從古至今,“金榜題名時”都是激動人心的人生大事。錄取通知書就是傳遞這個喜訊的信使,也是大學和新生的“第一次見面”。在這個喜慶時刻,大學借由一張“顔值爆表”、寓意厚重的通知書,向新生表達誠摯祝賀、熱烈歡迎和深情囑托,這無疑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這個動人心弦的“啟幕儀式”,也為大學和新生接下來要共同奏響的校園華彩樂章,譜寫了第一個美妙音符。

  帷幕開啟了,接下來就是正劇。在今後四年乃至更長時間裡,老師們將與新生們教學相長、共同進步。與漫長的大學校園生活相比,錄取只是短暫的一刻。正如在一場馬拉松比賽中,起跑第一步固然重要,但也不必太在意這一步的快慢一樣,由錄取通知書啟幕的第一個音符固然令人心潮澎湃,但後面演奏的樂章,才是真正體現大學價值的精華所在。大學呈現怎樣的精神風貌,為新生們提供怎樣的學習、成長環境,給予他們怎樣的思想、精神和價值熏陶,塑造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一系列問題,恐怕都比寄上一張什麼樣的錄取通知書更加重要,也更難解答。相應地,這一系列問題也需要大學傾注更多的心血去思考、去求解。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應該更多在教書育人,在學術、思想、精神和價值觀上比拼,而不必在錄取通知書這個細節上過於攀比,尤其是一些錄取通知書,還有奢華之嫌,這與我們一直以來所倡導的勤儉節約之風是背離的。其實,對於錄取通知書,大學只要結合自身的歷史積澱和校園文化,表達出對新生的殷殷之情和拳拳愛心,就已經大方得體、恰如其分。如果在通知書上一味追求外表華麗,卻讓大學內在的氣質蕩然無存,這無疑是喧賓奪主。

  2010年,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校長李培根發表了16分鐘的演講《記憶》,其間被掌聲打斷30餘次,學子們全場起立歡呼。“根叔”因而一炮而紅,也使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成為令大學校長們壓力山大的“賽場”。而且這樣的“賽場”也有逐漸變成“秀場”的趨勢,一些演講淪為文字遊戲的噱頭,一味迎合學生心理、生硬拼接網絡語言,滑向了嘩眾取寵的媚俗邊緣。其實,無論是開學典禮,還是畢業典禮,大學校長們的演講所追求的應該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出大學的精神,體現出各個學校獨有的優良傳統,表達出老師們對學子們的諄諄教導和殷切希望。

  在一個開放的現代社會裡,大學不可能,也不應該是一座遠離塵俗、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而是應該辦“沒有圍墻的大學”,鼓勵大學與社會生活密切關聯,與社會廣泛深入地互動。因而,無論是在錄取通知書上追求新穎獨特,還是在校長演講上讓人耳目一新,這些都是無可非議的。但大學的內在本質,終究體現在其學術、思想和精神價值上。在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大學尤其要不為喧囂所動、不為流俗所惑,成為社會思想文化領域裡的一種穩定力量。有道是“靜水流深”,一張張錄取通知書就宛如大學水面的波紋和浪濤,踴躍飛濺固然熱鬧,但朴實內斂也許更不失為一種美。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