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要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的賦能作用。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的深度融合,是推動城鄉要素配置效率不斷提升的有效路徑。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出現與應用,使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地理關聯對要素流動的影響逐步弱化。也就是說,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要素流動會從傳統的線下關聯向以數字及信息要素交換為特徵的線上網絡關聯轉變。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城鄉要素配置方式、提升配置效率,突破阻礙城鄉要素流動的束縛,擴大市場交易範圍。這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意思是分工受到交換範圍的制約,市場小,分工難以實現,不能有效促進多元產業的發展,限制經濟增長。對鄉村而言,市場交易範圍越大,就越能促進分工與相關產業發展,也就越能促進城市要素向鄉村流動,從而使城鄉要素流動形成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入融合,城市與鄉村將會出現海量實時互動數據,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廣泛使用,將進一步實現鄉村各種資源要素與城市優質要素有效匹配,推動城市與鄉村要素融合互動。
四是要發揮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對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的基礎作用。
國際經驗表明,祗有不斷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水平之間的差距,才能從根本上改善鄉村投資、產業發展與生活條件,吸引城市優質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我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據統計,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4%,行政村4G網絡覆蓋率超98%,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101002萬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在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投入方面依然存在不平衡問題,行政級別越高的地方能爭取到的相關資源就越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並將其作為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經濟布局的重要舉措,這將有力推動高質量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向農村地區延伸。下一階段,需將縣城城鎮化作為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發揮其統籌及輻射作用,促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發展,進一步發揮其在城鄉要素自由流動中的基礎作用,更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延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