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網評:讓種糧大戶更好發揮帶動作用
來源:光明網 作者:潘醒(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給安徽省太和縣的種糧大戶徐淙祥回信時表示,希望種糧大戶發揮規模經營優勢,積極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一起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這封回信傳遞出黨和國家對種糧大戶的關心和重視,也激發了更多農民多種糧、種好糧的信心和決心。
當前,我國糧食生產總量連續多年站穩1.3萬億斤台階,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3公斤,高於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不過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氣候變化影響日益加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我國糧食產量實現持續高位增產的難度加大。種糧大戶是我國糧食生產供應的“中流砥柱”,起到給廣大小農戶帶頭的作用,在農機工程、農機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等項目上發揮引領功能,在機械化和勞動力方面也有輻射小農戶的優勢。
如何讓種糧大戶多種糧、種好糧?筆者認為,需要在確保糧食補貼、落實土地流轉、普及先進技術、降低種植成本、提供金融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糧食補貼是有利於提高種糧大戶生產積極性、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的關鍵政策。各地政府要多方籌措糧補資金,通過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精準識別實際種糧大戶,並加強對補貼面積的核實。糧食補貼資金要確保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滯留或挪作他用,通過銀行撥付形式,及時將補貼發放到種糧大戶,保證種糧大戶利益,促進農業生產健康發展。
統計數據表明,種糧大戶糧食生產畝均成本比普通戶要低大約20%,畝均收益比普通戶高10多個百分點,規模種糧生產收益明顯高於散戶。因此,耕地集中在種糧大戶手裡,能夠促進規模化經營,實現糧食集約化種植,確保糧食產量穩定。我國要加大推進落實土地流轉政策,鼓勵種糧大戶能者多勞,承包、租種更多耕地,同時承包期要制定長效機制,確立長期不變的基本原則,讓種糧大戶放心投資,專心發展集約化種植。糧食種植技術也要隨之科學化,應鼓勵種糧大戶學會使用良種,掌握先進種植技術。地方政府要加強對種植大戶的種植技術培訓,採取農業專家下鄉指導、網絡遠程授課、雲上技術支持等,加快實現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