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空間量子科學實驗成果使我國第一次在空間科學研究領域走到了世界最前列,牢牢占據了空間量子科學研究領域的主導和引領地位。
“空間量子科學研究必跨越到更高平台”
“墨子號”量子衛星項目的成功實施,進一步激發了全球關於空間量子實驗的競賽。2017年,美國宇航局發布了關於未來空間量子物理髮展方面的白皮書。同期歐洲航天局也發布了空間量子技術的白皮書。在“墨子號”成功發射之後,世界各大強國紛紛開始了自己的量子衛星研發,推出了基於低軌道小型化量子衛星的計畫和時間表。
2021年6月,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時和奧地利7國更是在G7峰會上達成合作,首次計畫聯合開發一個基於衛星的量子加密網絡——“聯邦量子系統”,利用量子技術的突破來防範日益復雜的網絡攻擊等。
潘建偉團隊的該綜述論文還對國際空間量子科學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梳理。文章指出,“墨子號”的成功激勵了國際空間量子科學的研究熱潮,美國、歐盟、日本等國際上的各方力量隨後皆開始探索自己的廣域量子通信之路,提出或加速了一系列空間量子科學布局。論文還對進一步構建覆蓋全球的量子通信網絡和基於空間平台的量子物理基礎研究進行了前瞻性的展望,表明“墨子號”系列實驗開啟了利用空間平台開展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前沿研究的廣闊天地。
該綜述論文的最後對未來空間量子科學的主要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提出“空間量子科學研究必將從低軌道平台跨越到中高軌平台,甚至是深空平台”。在此基礎上,利用中高軌衛星平台覆蓋範圍廣、實驗時間長、微重力環境好等優勢,將空間量子通信技術同時交叉應用於遠距離高精度時頻傳遞和空間超冷原子物理等領域,在量子精密測量、量子物理與廣義相對論融合等基礎科學問題方面獲得更豐富的科學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