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十幾分鐘來到一座大約占地幾畝的院落前,門檐高大,門檐下書寫“楊家村”三個大字,左書“楊開晉代”,右書“家派梅州”,這就是著名的楊家祠。楊家祠為印尼華商楊氏兄弟1933年修建,楊氏兄弟從印尼回故鄉廣東梅州,到香港新界受阻未能回鄉,於是在元朗修建房屋定居,以耕種養殖為生。抗戰時期,元朗鄉村遭受土匪和日軍雙重侵擾,廣東抗日游擊隊來到元朗鄉村,趕走土匪,抗擊日軍,和鄉民一起保鄉衛國,逐漸取得了鄉民信任和擁護。此後,楊家祠成為廣東人民游擊隊及港九大隊的重要交通站,在著名的秘密大營救中,這裡曾是最為重要的大營救中轉站。
1937年抗戰爆發後尤其是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後,大批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轉移至香港,例如茅盾、夏衍、鄒韜奮、胡風、柳亞子等。1941年12月日軍進攻香港,這批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身處危險之中,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中共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組織,通過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及其領導的地方組織(1942年2月成立的港九大隊前身)將這些民主文化人士找到並安全護送到東江游擊區,被茅盾稱之為“抗戰以來(簡直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當時大營救有四條路線,營救出800來人,無一人受傷和落入敵手,經楊家祠中轉的西線陸路是其中最主要路線。據茅盾《脫險雜記》描述,當時他們在秘密護衛下,從九龍出發,沿荃灣翻越大帽山,先來到楊家祠停歇一晚,沿著元朗交通線,避開日軍檢查崗,通過封鎖線,渡過深圳河,最後安全達到抗日游擊區據點。
楊家祠大門緊閉,有幾位村民長者在楊家祠門前樹下乘涼閑聊,我們上前詢問,楊家祠目前仍有楊家子孫後代十幾人在此居住。過了一會兒,有位長者從院內出來,八十來歲,黑紅臉膛,十分康健,正是傳媒報導過的秘密大營救見證者楊永光老人。這時,同行中有梅州客家人,用客家鄉音和老者攀談起來,楊老先生隨即敞開大門,讓眾人進入院落,一路開心地和家鄉人攀談。院子很大,院壩約幾百平米,中間一座門楣上書“適廬”,有對聯“適居仁裡、廬境人群”,左邊一座門楣上書“迎祥”,有對聯“適居新界疑華界、廬結他鄉仿故鄉”,右邊門楣書“淑氣”,有對聯“適居鄰里仁為美、廬境人環治不孤”。三座門庭的主體建築之外還有低矮一些的附屬建築,院子裡也可望得見青山。眾人在院落盡情照相,楊老先生還和眾人開心地合影留念。這位楊老先生,秘密大營救的時候5歲,已經記得當時經常有陌生人來到家中,或者吃一頓飯,或者安歇一晚就走。
我們逗留了幾分鐘就從院子出來,下午的驕陽似火,一路上田園風景,竟也不覺得太熱。回望青山下安靜的紅色史跡楊家祠,時光仿佛倒流,也許當年文化名人和革命先輩走過的路、喝過的水、停歇的場所和今天的場景相差並不太多。在那些共同抗擊日軍的歲月裡,有中國共產黨做主心骨,游擊隊與老百姓齊心一致,經歷千難萬險取得勝利,這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謀幸福謀復興偉大征程的縮影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