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高考季“學醫熱”急速回升,為何時冷時熱
http://www.CRNTT.tw   2022-07-02 13:17:56
  中評社北京7月2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道,一年一度的高考志願填報季,醫學相關專業再度成為關注熱點。

  常常有業內人士調侃“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但近兩年學醫熱度已經急速回升。

  調查顯示,新冠疫情暴發的2020年,醫學專業大學排名搜索同比上漲164%。隨著醫學專業成為報考熱門,錄取分數綫也隨之上升。今年,學醫熱度依舊不減,《2022高考志願趨勢報告》顯示,臨床醫學成為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後的第三大熱門專業。此外,據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平台“掌上高考”上的數據顯示,專業人氣排序中,臨床醫學的人氣值高居榜首。

  醫學專業的優勢相對明顯。據 《2021年疫情背景下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有何變化》 一文中的調研數據顯示,醫學類和師範類專業,有體制內與就業穩定的天然優勢,就業情況相對好於其它專業。

  學醫熱度再回升

  “學醫的時間成本投入周期長,但是對很多普通人來說,如果可以進入公立醫院做醫生也是一個穩定且生活妥當的方式。對比已經進入工作的同期同學,我們醫學生未來面臨更久的臨床磨煉時間,無論是學業前期投入還是工作前期積累,肯定都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廣州某重點醫學院在讀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博士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而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學制周期長、收入回報低、工作負擔重都是讓醫學專業不再吃香的原因,衆多數據顯示,醫生不願意自己子女繼續學醫,高考狀元也大都轉投其他專業懷抱。<nextpage>

  根據此前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2002年至2017年,醫師不希望子女從醫比例2011年最高,達到78.01%,2017年最低時也達到45%。不只是醫生這麼選擇。2016年,香港4名高考狀元中,有三名表示立志學醫,同年內地22個省份的36名狀元中,竟無一人選擇學醫,屬於精英教育的醫學專業,卻招不到高考學生中的精英。

  根據我國現有醫學教育學制,醫學的培養從3年到8年不等,其中臨床醫學教育學制是3、5、7、8年制并存:3年制畢業生授專科學位,5年授醫學學士學位,7年授醫學碩士學位,八年制授醫學博士學位。

  2015年起,我國實行以“5+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3+2”(3年臨床醫學專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另外,根據世衛組織亞太衛生體系和政策觀察發布的《轉型中的中國衛生體系》報告指出,招生規模擴張的同時,師資隊伍卻沒有相應增長,這可能降低醫學教育質量。此外還有課程設計陳舊、過於強調生物醫學技術而忽視倫理和職業精神教育,也都是醫學教育目前面臨的困難。

  相比之下,美國實行“4+4”模式的醫學生,在畢業後需進入3-5年的住院醫師培訓階段。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醫生總量不少,但是缺乏優質醫生。目前中國醫學生教育比較缺乏的是一種軟技能培訓,比如如何與患者溝通,怎樣提升醫生的創新與領導能力。”

  但新冠疫情暴發的2020年,成為醫學專業從遇冷到熱門的分水嶺。2020年的《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醫學專業大學排名搜索同比上漲164%。放眼全國,各地報考醫學專業的考生均實現大幅增長。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曾公開表示,2020年報考醫學專業的人數大大增加,報考清華醫學院、協和醫學院的人比前一年增加了近30%。<nextpage>

  此後,醫科類專業的招錄情況持續向好。2021年的高考錄取結果顯示,全國30個招生省市中,近三分之二省市的臨床醫學類專業錄取分數綫高居綜合性大學前五位,多個省市錄取臨床醫學專業的新生高考成績達到省前100名。

  其中,本碩博連讀的八年制專業更受追捧。廣州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相關專業投檔排位分別比2020年提高5000多個位次、1000多個位次。

  隨著醫學專業成為報考熱門,錄取分數綫也隨之上升。2020年全國多所院校的醫學類專業在多省份的投檔綫較2019年有所上升。如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2019年在河南的錄取平均分是689分,到2021年漲到了704分,增加了15分。

  穩定發展中的醫療行業

  丁香園副總裁,丁香人才負責人帥玉環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醫療大健康產業,被稱之為‘日不落行業’。從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開始,大健康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而中國老齡社會的提前到來,也是促進大健康產業飛速發展的另一項重要原因。新冠疫情的暴發,讓整個社會重新思考與認識了醫學的價值,醫學不僅僅只為大衆健康保駕護航,還事關社會局勢的穩定與發展。”

  2020年健康產業市場總額已達8萬億元,占國家GDP比重達6.5%,預測2030年將達到16萬億元。從2016年到2019年,國家平均每年推出各類促進產業良性發展與改革的政策在10項以上。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2021年,《十四五規劃綱要》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推出,《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2021-2025年)》等重要政策相繼出爐,普遍利好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

  但同時,醫改進入新階段:醫保控費日趨嚴緊,今年4月份更是開出了對公立醫院違規使用醫保的巨額罰單。

  藥械耗材集采,不僅讓供應鏈上的廠商勒緊了口袋,公立醫院也開始注重運營效率,強調高質量發展。疫情反複,公立醫院支出增加收益減少,在非財政全額補助的情況下,公立醫院經營壓力陡增,對醫務人員的收入也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社會辦醫在經歷了2015-2018年的資本性力推發展後,終於理解與接受了醫療慢熱,絕對不能做成短期生意的事實,加上經濟下行資本市場吃緊後,開始逐漸回歸理性。<nextpage>

  帥玉環也指出,有意思的是今年5月份,寧波雅戈爾集團於2018年開始建設,總投資十三個億的三級規模醫院於今年建成驗收後,本應開始運營,卻一度想要捐贈給政府。因為醫院運營成本太高,而跨界經營醫院的成本更高。

  無獨有偶,不同於建設時期被市場看好和熱炒的貴州茅台醫院。今年5月份開業時選擇了靜悄悄,只在其醫院官網上發布了一則開業的簡訊。我們還看到,某些知名醫療集團的股價今年也止不住地往下調。社會辦醫開始回歸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5月30日,醫療大健康行業垂直招聘平台丁香人才今年發布崗位數超過13萬個,投遞量超過900萬次,較2021年崗位數量增加2萬,投遞量增加139萬次。但同時,丁香人才也披露數據,就2022春招雙選會來說,參與醫院平均發布應屆生崗位數量較2021年有下滑,醫療行業就業今年也并不樂觀。

  帥玉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醫療行業的就業情況也不樂觀,一方面原因是出於疫情及經濟整體性關聯影響,另一方面,則來自於醫療資源分配的長期結構性失調問題。

  根據2021年底的官方公開數字,全國醫護人員超900萬,其注册護士502萬,醫生427萬。醫院總量3.6萬家,其中公立與民營數量古比分別是33%與67%。加上基層醫療機構如診所等,全國醫療機構總量103萬。從2021年1-11月全國醫療服務量來說,民營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占比僅為15.3%,公立醫院依然擁有著醫療資源的絕對優勢。

  根據國家衛健委在2021年7月發布的《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每千人口醫生數量2.9人,每千人口擴士數量3.34人,按“十四五”規劃,2025年將分別達到3.2人與3.8人。我國東部及部分發達城市目前每千人醫生數已經接近甚至超過發達國家,但西部地區每千人口醫生數只有東部地區的80%,甚至更低。總體來說,我國醫療資源在發達與非發達區域、大城市與縣域基層、公立與民營之間的分布仍然不均。<nextpage>

  結構性失調,從各大醫院招聘應屆生學歷需求,以及應屆生就業意向這兩項中就可以窺見一斑,我國每年醫學類高校畢業生約為90萬左右,其中專科50萬,本科30萬,碩博10萬。2020-2022三年時間,丁香人才平台上應屆臨床醫學碩士投向醫院的全部簡歷中,有將近50%比例選擇投給了三甲醫院。而三甲醫院的招聘要求,非緊缺類專業,如骨科、腫瘤、神經等,通常都要求博士。

  緊缺類崗位如急診、影像等,放寬至碩土,像極度緊缺的麻醉、檢驗等崗位,本科也有少量機會。從近三年丁香人才醫院招聘數據與用戶求職數據來分析,醫院發布的博士崗位需求量逐年遞增,增幅接近20%,一些縣域醫院也在嘗試引進博士。2022年發布的崗位及人員需求量就超過了1.2萬,還未包括其它未選擇在丁香人才平台發布崗位需求的醫院。

  而每年醫學博士畢業且能流入市場自由找工作的數量少於8千,博士人才從數量上供不應求。這使得不少醫學人才在最初就業選擇時就陷入了一種預期不敵現實,寧願繼續升博也不願就業的現狀。帥玉環也指出,但實際上,即使是博士人才,在就業選擇中也存在個人預期與實際的各種差異,而不見得就業就能更為順利。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