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截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YouTube頻道) |
中評社台北6月16日電/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北降南升”,自2020年起,累計4546人染疫死亡。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據相關模組推估,指出今年1月至5月,台灣超額死亡3187例,其中他估算“死亡未通報率”為12%,目前可能約有376人感染死亡未通報。
針對染疫死亡未通報,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從死亡到公布結果的過程中,需蒐集病歷資料和審查,未通報的人數(376人)可能還在待審中,強調不一定是黑數。至於可否比照去年作法,公布全死因死亡數字,指揮中心考慮定期公布“排除死亡”個案數字,但不會每天公布相關數字,以免民眾混淆。
綜合台媒報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針對56至75歲戰後嬰兒潮545萬人口應給予妥善照顧,因為這群人口是控制“超額死亡”關鍵,對於新冠死亡率有重大影響。
陳秀熙於YouTube頻道“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分析有關於“死亡黑數”的部分,團隊根據指揮中心6月8日公布的“經審查排除之確診死亡人數”資料數據推估,陳秀熙推估,自5月至6月12日止,“死亡未通報率”為12%,推算目前可能約有376人感染死亡未通報,不過他說,在住院數如此高的情況下,88%的通報正確率仍是高規格。
陳秀熙解釋,“超額死亡的定義是觀察全死因死亡數(Observed)減去預期全死因死亡數(Expected),簡稱‘O-E’。”他指出,每個國家都可能因為各種不同因素,影響原有族群的死因分布與速率。而他補充,感染率和死亡率有時間差,疫情高峰過後,死亡率要過一段時間才會下降,間隔約1至2週。陳秀熙預估,若抗病毒藥物和醫療量能調整得宜,6月底重症死亡數有望下降至50人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