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加速時代下的中國動漫
http://www.CRNTT.tw   2022-06-10 14:53:35
 

  人們可以為代碼、符號、數據真情實感地消費,那些投射了人們過剩的想象的完美對象,將實體化的動漫產業中的“角色商品”轉碼為“數據庫商品”。相應的,人們對“故事”本身的消費模式也在數據庫化,這種變化正是:故事消費衰落,角色消費興起。

  當然,並不是說“故事”在今天變得不再重要,而是對“故事”的消費方式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既與網絡媒介的豐裕性與可得性相關,更是將二次元動漫的文化影響,經由網絡文化的轉譯而“破壁”到大眾文化。

  此時,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接受一部作品的單位不再是整體的故事,而是角色,“具備相當程度影響力的角色,它被想象成可以脫離原創的故事,可以自律性地存活在關聯作品或二次創作等其他的故事中。”日本的禦宅族文化研究學者東浩紀將這一現象命名為“角色的自律化”。最典型的一處現象便是,比起討論角色的人物性格本身,當下我們更多的是討論“人設”。

  傳統角色的人格魅力需經由故事完整且精彩地演繹,才能登入典型形象之序列。“人設”與“故事”的關聯鬆動了,有時甚至是事先亮明的信息:而熟知某套故事數據庫的觀眾們,“人設”就像角色與自己之間的一層皮膚,他們挑選一種熟悉的“人設”穿上,便可代入到作品中。有時,他們感慨“這個人設也過於真實”,甚至不需要看完某一作品。

  我們常會看到一個不夠精品的網絡作品卻“捧紅”了一個足夠經典的“人設”,讓“人設”直接參與到網絡動漫文本的生產與流通過程中。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極致但有效的“美強慘”人設。當然,這也存在問題,“人設”的高度可復制性造成了其“病毒式傳播”,“同質化”人設同台打擂,會在一種“預判了觀眾的預判”的循環中,反過來削弱人物原本的真實感——過於套路而有損於可信性。

  即便是同樣作為實體衍生品的玩具,無論是如同當代年輕人之“賭徒式”精神符號的盲盒,還是迪士尼新晉“頂流”玲娜貝兒,它們的流行與被喜愛都不再需要“故事”作為承接,而是捏好形象與設定即可。所謂的IP,也不再指向原創作品或故事的跨媒介流動,而是一組組授權的形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