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建設的一個基本目標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水平、標準、檔次可以因地而異、高低有別,重點是保障基本功能,解決突出問題。”中央農辦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近年來我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取得很大成績,鄉村風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但距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郭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其中,農村交通基礎設施規劃不合理、質量不達標等問題突出,農村水利、電力基礎設施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下一步,應加快補齊短板弱項,為鄉村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提供重要保障。
提升公共服務讓鄉村有“裡”有“面”
基礎設施“硬件”建設加力,鄉村公共服務等軟環境的提升也同步推進,讓美麗鄉村有“裡”有“面”。
“長期以來,農村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滯後,成為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的一個突出體現,是鄉村建設不容忽視的關鍵一環。”郭沛說。
支持建設城鄉學校共同體、選建一批中心衛生院、培育區域性養老助殘服務中心……根據《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圍繞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一系列部署已經展開。
各地也加快探索。青海近日發文表示,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重要內容,納入預算內投資優先方向,到2025年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浙江提出,今年開始每年將建設200個以上“未來鄉村”,全面落實鄉村一體化管理,打造20分鐘醫療圈、打造15分鐘養老圈。
“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還需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付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一方面,要按照現代公共服務體系要求,提升農村地區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質量,著力解決結構性非均等化問題;另一方面,要提升城鄉公共服務資源共享、互聯互通水平,提高要素效率,推動縮小城鄉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