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南平正式選派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員到鄉村開展科技服務。作為科特派的後繼者,曾作為“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大美科技特派員”展位講解員的蘇海蘭認為,現在看來,正如南平市所希望和吳敬才感受的那樣,科技特派員的到來,給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力釋放帶來巨大幫助。
以蘇海蘭為例,2014年以來,她扎根閩北山區光澤縣,和福建省農科院中藥材科技團隊同事一起,完成了從種珍稀中藥材七葉一枝花苗繁育到栽培技術的研究,成果達國際領先水平,突破了其在福建人工種植的瓶頸。
“現在我還在省內外開展三葉青、靈芝、黃精等中藥材的技術指導和示範種植服務。”蘇海蘭說。目前,她的團隊已在福建、江西、廣東等省山區,帶動建設26個中藥材示範基地,示範推廣中藥材種植近20萬畝,產值達30.8億元。在許多地方,這些產業都是從無到有的。
灑下一粒科技特派員“種子”,就能帶動甚至“創造一個產業”。像蘇海蘭這樣的案例,科特派制度實施20多年以來,在福建的山海林田間已屢見不鮮。
20多年來,福建省已累計選派科技特派員62369人次,科技特派員技術服務和創業已實現鄉鎮和重點行政村,全省十大特色農業產業全覆蓋。用科學技術武裝傳統農業,福建形成獨具特色的水產、林竹、水果、畜禽、蔬菜等現代農業產業,年產值現均超千億元。
福建省科技廳農業科技處處長陳國華認為,通過科技特福建向農村基層輸入了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和經營模式,向農民傳授新農業技術、引導新發展理念、推廣新創業模式,切實把農業發展轉向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軌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