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種族主義是美國難以根除的社會毒瘤
http://www.CRNTT.tw   2022-05-23 16:19:51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居住在種族高度分化的社區。這導致該地區學校的學生種族結構也高度分化,要麼75%以上為白人,要麼75%以上為有色人種。與人們通常的認知相符,研究同樣表明,兒童更能適應主流種族群體的面孔,早期接觸其他種族群體的程度會影響他們成年後對這些群體的看法和行為,這導致黑人兒童識別白人面孔的能力比白人兒童識別黑人面孔的能力強。這種差異可能會在現實世界中產生悲劇性的後果,例如強化了白人對黑人的偏見和信念,增加無辜黑人嫌疑人被誤判成罪犯的概率。美國執法部門心中就存在這種“種族刻板印象”。執法人員往往會先入為主地把特定族裔作為犯罪分子來看待。有報告顯示,美國警察在公路巡邏時,更傾向於攔停非洲裔的司機,而且攔停後,非洲裔遭搜身檢查的可能性是白人的三倍。

  頑固拒絕國際公約的法律效力

  如果說歷史上的奴隸制度使美國在反對種族主義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話,那麼頑固拒絕國際公約法律效力的立場就是其現實阻礙。種族主義曾經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甚至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並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造成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作為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反對種族主義成為二戰後國際法發展與進步的主流政治理念之一。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將種族滅絕定義為國際罪行。1960年12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510(XV)號決議,譴責一切形式的種族、宗教和民族仇恨的行為。1965年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並於1969年1月4日生效,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反對種族主義最為權威的法律來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