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加強鄉村法治教育
http://www.CRNTT.tw   2022-05-14 16:56:44
 

  第三,營造鄉村法治文化氛圍。文化傳統和文化特性對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法律根植於文化之中。針對農民不同年齡層次和不同文化層次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法治教育形式:老年農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占留守鄉村人口的比例很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強,應該採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法治教育,如戲曲、評書、電視劇等藝術形式;鄉村的年輕人雖然人數相對較少,卻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須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通過互聯網,利用微博、微信、短視頻平台、遊戲等多媒體工具,利用青年人愛上網的特點,增強網絡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此外,利用在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噴繪法治宣傳教育標語、漫畫,建設法治小廣場、法治長廊等;通過村民議事堂、鄉村書屋、鄉村舞台、講堂宣講法治故事、典型案例,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法治教育活動,營造法治文化氛圍。

  第四,健全鄉村法治教育制度。根據《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要求,健全普法責任制,落實鄉村法治教育的主體責任。根據《鄉村振興促進法》的規定,鼓勵鄉鎮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員會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人民調解工作。可以結合已有的“三下鄉”活動、大學生村官制度、“第一書記”制度、鄉村“流動法庭”制度等,以鄉鎮司法所為依托推動設立鄉村法律公共服務站,聘請相關群體中有良好法治素養的人員作為鄉村法治宣傳員和人民調解員,或者設立專門的“法治專員”,進行法治宣傳教育,使他們成為宣傳法治精神的“廣播員”,化解社會矛盾的“消防員”。

  第五,提高鄉村振興幹部隊伍的法治素養。基層幹部法治素養的高低影響廣大農民對法治的信心和信仰。必須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幹部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習慣,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以法治鄉村建設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善治鄉村。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