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 “學術評價體系建設和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建設等共同構成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就目前來看,學術評價體系建設成為我國學術發展的瓶頸之一。”近日,在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發布論壇上,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王玉梅研究員指出,怎麼有效突破,形成新時代中國學術繁榮進步所需要的和與之相匹配的學術評價體系,可以說是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
在這場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承辦的論壇上,來自不同機構的學者,闡述了他們對於“破五唯”後學術評價的思考。
學術評價必須要多元、分類
“科學、合理、及時地識別創新、推廣創新是學術評價的根本使命。學術評價體系應該對推動學術創新有堅定的使命感、有效的針對性、良好的引導力和一定的包容度。”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楊紅艶編審指出,學術評價推動學術創新,是管理部門和學術界的共同需求。
楊紅艶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選文、評文時,把推動學術創新作為學術評價的根本使命。評價對象“不問出身”,只看論文創新程度和質量;在評價主體的選擇上,則堅持同行對論文內容價值的分類直接判斷。
對其他機構來說,要如何做好學術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