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余新忠 |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4月20日晚,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北京師範大學中華文化傳播院聯合舉辦了以“歷史視域中的中醫抗疫”為主題的講座,主講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史學會醫療社會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余新忠就此議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在講座中,余新忠從歷史角度分析中醫在抗疫活動中的角色。他指出,三千多年來的歷史證明,中國是一個勇於戰勝疫病的國度、有著戰勝各種傳染病的歷史經驗,中醫在中國古代各個時期戰勝傳染病的過程中都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但現代以來,中醫給人們的印象卻大大跌落,在抗疫方面的陣地不斷被西醫侵占,其原因是複雜的、多方位的。
余新忠指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不少中醫界的代表人物都為抗疫活動貢獻了巨大力量。但中醫在抗疫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不見得完全被大家認可,甚至由於大眾的刻板印象,往往導致中醫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被一定程度上忽視。
“社會對中醫效用的不認可與選擇性忽略是中醫話語權困境的體現。”余新忠表示,中醫有著很大價值,其價值應當得到更大程度地發揮,其客觀效用也應當得到重視。
余新忠指出,中醫與西醫各有所長,也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中醫的客觀局限性主要在於其缺乏組織性的行動;中醫對瘟疫往往“重治而輕防”,強調個人的治療,沒有建立穩定的體制。
余新忠認為,許多對中醫的相關研究集中在從醫理層面對中醫的抗疫成績進行說明,而很少展現中醫在具體實踐中的地位,有時還會過度誇大中醫的抗疫效用,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中醫對大眾的印象帶來了負面影響。事實證明,過度誇大中醫效用很容易使中醫處於尷尬地位,並被日漸邊緣化。
余新忠指出,中醫要想成為真正的替代療法、民族的醫療概念,必須要立足其療效。用強調中醫的文化屬性的方法來支持中醫發展沒有什麼不對,但是不能僅僅簡單地停留在這一階段。在強調中醫文化屬性之外,不能忽略挖掘中醫的科學屬性。在科學方面的重大突破、在療效上的突破、在醫學上的核心競爭力應當更多成為中醫發展的關注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