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史安斌(直播截圖) |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助理記者 徐媛)2022年4月21日晚,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舉辦了以“烏卡時代的全球政治傳播新趨勢和我國國際傳播的創新路徑”為主題的學術講座,講座由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周亭主持,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史安斌受邀主講。史安斌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百年未見之大疫情相互交織的背景下,世界進入了烏卡(VUCA,即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時代,全球化與國際傳播模式由美國主導的以“民族國家文化和價值觀霸權”為核心的跨文化傳播,轉向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下的以“賦能”為核心理念的轉文化傳播,新時代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由“開放中國”轉向“全球中國”。
史安斌認為,歷史上全球化與國際傳播模式經歷了三種模式嬗變。19世界中期至20世紀初,第一次全球化由英國主導,國際傳播以帝國傳播為特征,以“國族中心主義”為場域,“文化帝國主義”為理念,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機構媒體為進行定標傳播,目的是維護民族國家利益。二戰至今,第二次全球化由美國主導,國際傳播是以“民族國家文化和價值觀霸權”為核心的跨文化傳播,以“虛擬世界主義”為場域,“多元文化主義”為理念,通過互聯網與社交媒體進行球土化傳播,目的是推動全球公平正義。
史安斌對第三次全球化的全球政治傳播模式作出了分析。有別於跨文化傳播對文化定勢、文化本質和文化對衝的強調,轉文化傳播更注重對跨區域、跨體系、跨主體文化共生、文化互構和文化轉型的識別。轉文化傳播生發於“新全球化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其核心理念,“平台化世界主義”是新全球化時代的媒介生態的重要特色,多元賦權的數字新媒體是其核心場域。轉文化傳播要求在數字平台交往空間內,不同國家地區的多元主體重視數字平台的廣泛影響力,認識到平台之中所具有的的權力關係結構並進行關係再造,突破二元結構思維和文化等級觀,強調多元主體共生共榮,達成關乎人類命運議題的共識。
史安斌指出,烏卡時代的全球傳播正呈現著議題轉向、平台治理、模式出海、空間壓縮、數字迷思、話語轉型六個維度的趨勢。議題轉向趨勢中,公共衛生和氣候變化等新興議題為全球南方帶來新機遇,對於“全球南方”而言,新冠疫情要求各國強化本國公共衛生領域的報道以建設性框架在國際社會發出聲音,並以此扭轉圍繞疫情議題污名化。平台治理趨勢中,未來的數字反壟斷將會向更具建設性的平台治理的思路轉變,為賽博空間這一曾經的“法外之地”劃定清晰的規則邊界。模式出海趨勢中,內容與服務在全球數字媒體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數字媒體的海外影響力日漸增長,面向全球市場的模式反向輸出,倒逼“狼牙”學習和模仿中國數字媒體的模式,這一趨勢的興起對於未來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傳播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