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必須統籌協調好經濟增長中量與質、總量與結構、當前與長遠等關係。經濟增長是量和質的統一。 |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是我們黨在應對風險挑戰的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被證明了的規律性認識。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
經濟日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文章稱,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才能在社會生產力極大解放、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使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生產力的狀況決定著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通過計畫集中配置資源,在一窮二白起點上完成工業化奠基的偉大歷史任務,是堅持了這一原理。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摒棄了脫離社會生產力發展實際的做法,果斷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更是依據和堅持了這一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經驗之一,就是始終堅持了這一原理,並從特定國情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出發,去探索發現社會主義制度框架下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可行途徑。
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生命力,就在於能夠結合具體國情,持續地、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給人民群眾帶來普遍的、不斷增強的獲得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增強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不斷讓廣大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充實起來,不斷讓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物質基礎日益堅實起來,我們就一定能夠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統籌好經濟增長中量與質的關係
文章指出,做好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必須統籌協調好經濟增長中量與質、總量與結構、當前與長遠等關係。經濟增長是量和質的統一。沒有質量,就沒有增長的效益;沒有數量,質量就沒有依托,就形不成供給。從經濟增長過程看,數量一般表現為增長速度;質量則表現為供給滿足需求的水平高低。經濟增長是社會再生產活動的具體體現,事關基本民生,一時一刻都不能停頓。對經濟增長速度的剛性要求,首先來自於充分就業的目標。就業是民生之本,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所帶來的就業機會增加,必須要能夠滿足就業人口的增長。中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規模龐大,必須要有保障支撐充分就業的合理經濟增長率。同時,這也體現在市場主體的生存狀態方面。合理的經濟增長率,必須是能夠保證大多數市場主體特別是廣大小微企業能夠充滿生機活力地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增長水平。
協調好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使經濟增長率始終保持在能夠實現充分就業和宏觀經濟總量均衡的水平附近。為此,必須協調好短期的總量政策與中長期結構性政策之間的關係。短期看,投資、消費、出口等需求,受相關偏好、財政貨幣政策方向和力度、預期等因素作用,會較快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總量關係,引起總量平衡關係的變化,形成經濟增長不同周期的波動。因此,宏觀經濟政策圍繞需求的調節,是決定供求總量平衡關係的一個重要所在,也是決定經濟大循環是否暢通的關鍵。中長期看,經濟增長主要表現為供給質量和結構的變化,包括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城鄉結構等。因此,結構性政策對中長期發展具有重要引導作用。對經濟增長過程的調節,既包括短期總量平衡,也包括中長期的結構調整和供給質量提高,必須統籌兼顧,不可偏廢。以需求調節為主的總量政策和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結構政策,必須緊密協調,實現當前與長遠的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