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的修復師正在修復古籍。(來源:人民日報) |
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在南京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每月一度的業務交流研討會都是最熱鬧的時候。研討會上,年輕的修復師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最近修復古籍的趣聞與體會。
這次研討會分析的是一本舊拓本,經過簡單介紹,修復師們紛紛發表觀點。“大家都注意到了襯紙的問題,是否需要替換襯紙?”調閱時修復師發現,該古籍先前已進行過修復,用的是現代機制紙,大致推斷為民國時修復。“應當對古籍襯紙進行酸碱測試,確定酸化程度。”經過商議,修復師們拿出了一套完整詳盡的修復方案:鑒於襯紙酸化較為嚴重,並已起不到保護古籍的作用,反而會給古籍帶來次生病害,因此考慮更換襯紙。修復方案事無巨細地描述了修復過程中的每一環節,根據對古籍情況的診斷以及修復時可能出現狀況的預測分析設計修復環節,可以說,一個修復方案,就是一本古籍的“定制藥方”。
提到古籍修復,不少人腦海中會浮現手握鬃刷、戴著眼鏡的老師傅形象。而在南京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修復團隊主要由年輕人組成。12人的修復團隊中,除了技術指導楊來京已從事古籍修復45年之久外,其餘的修復員均是80後、90後。古籍修復不再是老師傅們的專利,年輕人成為生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