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相傳寒食節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設立,也是舉家老少掃墓、踏青、野餐的節日;而上巳節則是青年婦女祓除、沐浴的佳日。當它們合而為一,意在追憶過去的同時,清明節也被賦予更豐富的意涵——新生與希望。
【中國人的祭祖傳統可以追溯到何時?】
祭祀是古代“國之大事”。在以天神、地祗、人鬼(祖先)為對象的三大祭祀系統中,祖先祭祀又成為重中之重。有學者認為,原始的祖先祭祀應當出現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由祖先崇拜發展而來,是人類對自身生殖、繁衍能力的膜拜。
早在周代,祖先祭祀便成為當時重大的社會活動,貫穿於“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傳統五禮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周代對祖先祭祀的重視和祖先祭祀活動的頻繁。
儘管周代祖先祭祀帶有濃厚的等級局限性,但祭祖過程中也彰顯了重孝、崇德的人文特點,在強化秩序、親睦家族、整合人倫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對中華歷史影響深遠。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古人對祖先“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祭祖,逐漸成為約束和衡量日常道德規範的依據,人人習而從之。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怎麼禮貌問候?】
禁火寒食、修繕墳塋、踏青插柳等一系列清明節傳統習俗,都寄托了民眾對逝去親人的追悼和對先祖先烈的敬畏。唐代詩人韓翃在《寒食》中寫道:“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