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速構建更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http://www.CRNTT.tw   2022-03-18 08:29:19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市場經濟。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就是要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更高起點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張占斌文章表示,一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就經濟領域而言,一方面,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深入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等一大批新技術不斷湧現,高精尖技術飛躍發展,全要素生產率提升速度不斷加快,並且推動產業組織形式發生顛覆性轉變,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面臨新一輪重組,導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加大。必須搶抓新一輪產業和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推動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建立起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抵禦能力更強,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另一方面,全球化治理結構正在加速調整。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繁榮發展,投資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動日益頻繁,經濟資源通過世界大市場在全球範圍內配置。同時,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問題也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力求實現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更好發揮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作用。

  二是在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中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儘管中國培育出了涵蓋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但中國市場經濟也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結構性問題。不平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各種結構性體制機制問題依然較為突出;其二,城鄉和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市場機制發揮的作用效果存在顯著差異;其三,在市場經濟發展成果的共享上,不同社會階層、社會群體在更高層次需求的滿足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在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背景下,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保障公平正義,增進全社會福祉,更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全體人民共享市場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三是在經濟發展階段的轉變中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構建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新要求。其一,市場經濟運行主體的高質量,即一大批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運行中脫穎而出,為市場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其二,市場體系的高質量,即高標準的市場體系,包括健全的產權保護制度、完善的要素市場制度等。其三,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高質量,即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等在資源配置過程中和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施展。其四,市場經濟運行環境的高質量,即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能夠得到滿足,助力市場主體的活力迸發,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其五,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體系的高質量,要求建立起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體系,包括創新調控理念、調整調控目標、轉變調控方式和完善調控手段。

  更高層次

  文章提出,一是全面深化所有制結構改革。一方面,要增強國有企業活力。中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性地位。公有制經濟對於調節利益主體矛盾、減少市場無序競爭狀態、促進市場經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機結合、協調統一具有關鍵作用。而公有制經濟的核心載體是國有企業,要通過深化改革增強其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增強非公有制企業活力。目前,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產值在國民經濟占比較大,非公有制企業對財政稅收和就業吸納的貢獻不斷增加。非公有制經濟是破解經濟發展動力不足、活力不強問題的一劑良藥。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激發非公有制企業活力,充分釋放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能。

  二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改革。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國之所以選擇市場經濟,是因為迄今為止的歷史證明市場經濟是有效率的經濟,是可以強國富民的經濟。然而,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強調的是天下蒼生的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我們必須對市場經濟進行改造,創造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目標是,既要不斷解放、發展和保護社會生產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又要防止兩極分化。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後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三是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勞分配為主體是由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結構所決定的,而由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具有決定性作用,便要求建立健全與之相匹配的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市場。在要素市場中,一切生產要素都可以作為商品參與流通過程,在市場機製作用下,要素的價格直接決定了其所有者的收入水平,因此生產要素也要參與收入分配,從而實現了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有機結合。

  四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在更高層次上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核心就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強化競爭性政策的基礎性地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提供體制機制上的可靠保障。包括建立健全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企業產權制度,充分發揮產權制度約束、激勵和有效配置資源等功能;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為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掃除制度藩籬;建立健全競爭政策實施機制,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

  更高目標

  文章提出,一是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與高質量發展目標相統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分配制度一道,共同肩負起新時代推進中國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支撐和指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歷史使命。一方面,要利用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激勵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正確引導市場經濟運行,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更好地解決以市場機制低效、微觀主體活力不強、宏觀調控失度為代表的突出問題。

  二是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黨的十九大強調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全面完善產權制度要放眼於現代產權制度構建的總體目標,實現有效激勵,充分激發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動力。一方面,要在國有資產產權、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和農村集體產權方面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在收益獲取、轉讓交易等方面訂立完備的規則,明確市場經濟主體的行為規範。另一方面,通過優化產權結構,釐清出資人、生產者和經營者之間的權責關係,明晰資產支配權、轉讓權、收益獲取權等權利義務,建立各市場主體間制約監督的長效機制。此外,要通過法治化手段加大對侵害產權行為的懲戒力度,實現產權有效保護,發揮法治在產權激勵保障方面的根本作用。要圍繞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破解中國要素市場長期形成的突出結構性難題。一方面,提高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另一方面,針對不同要素的特點和聯繫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實現公平自主有序流動基礎上要素價格的市場決定,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