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抗疫記者會(圖片來自政府新聞處) |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記者 張心怡)近來香港第五波疫情增速雖趨緩,但醫療資源高度緊張、危重及病亡個案不斷增加等問題並未顯著改觀,不僅“減感染、減重症、減死亡”的核心任務仍然複雜艱巨,還衍生出不少新情況、新問題。不少港媒發表社評強調,香港社會須盡快整合抗疫資源,唯有不折不扣落實習總書記的指示,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和資源,才能挽救更多生命,進而打贏這場疫戰。
明報社評提到,全港數以十萬市民染疫居家隔離,政府居安抗疫熱線每日收到超過1萬宗求助,唯有大量增加人手,才能增加熱線;政府向居家隔離者派發醫療物資,受限於人手不足,同樣無法於全球18區全速推進,當局應盡快跟本地大型非政府組織及制服團體商量,看看有沒有方法動員更多人參與派發物資,至於醫療人員及護理長者人手,則要多靠內地支援。中大流行病學模型推算,本港單日新增感染個案,或要等到7月初,才能回落到約百人水平,香港不能守株待兔,就這樣幹等多月,政府必須看準時機,當感染及死亡個案皆見顯著回落、隔離設施有力應付時,就要落實全民強檢,加快結束疫情。
中評社社評認為,在中央和內地支持協助下,香港全社會必須進一步加快加強公私抗疫資源的協調整合,特區政府更要用好政策法律工具,有效引導私營及民間力量將資源用在最緊缺、最急需地方,全力避免產生人道危機。香港防疫目前仍面臨一些瓶頸、缺口,但香港社會各方面完全有資源、有力量進行補充和完善,關鍵在於特區政府能否積極謀劃、有效動員、高效整合,唯有就公私協力抗疫建立制度性框架,香港抗疫決定性勝利的曙光才會加速到來。
中評社社評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在特區政府協調引導下,香港公立醫療體系和私營醫療資源必須加大整合力度、加速整合進程;第二,針對院舍長者護理、易感人群疫苗接種、居家患者康復等當前突出問題,特區政府和民間力量亟需在資訊、物資、人力等重點領域加強整合互補;第三,特區政府和私營企業、民間團體應該加強在互聯網、新媒體、新經濟等領域的對接合作,在民生物流、線上問診、心理咨詢等方面提供服務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