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並批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近年來,中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天問”探火、“羲和”探日、“神舟”“天和”遨游星河;“祖衝之二號”和“九章二號”實現量子優越性,“海鬥一號”成功實現萬米下潛和科考應用……中國科技部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全社會研發投入達2.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二位,成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接受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為中國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注入了動力。
“中國正加速向科技創新強國邁進”
燃料動能、人工智能、5G、雲計算、邊緣計算、屏幕顯示、動作捕捉、裸眼3D……北京冬奧會上,科技元素成為一大亮點。德國柏林普魯士協會名譽主席福爾克爾·恰普克接受採訪時特意提及作為交通服務保障的氫燃料汽車,“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約7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這些氫燃料汽車是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取得巨大進步的生動例證”。
“科技冬奧”向世界展現的中國創新力量,也給哥倫比亞國立大學前校長裡卡多·莫斯克拉留下深刻印象。“中國在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尖端科技領域具有很強競爭力。此外,中國新冠疫苗得到眾多國家認可,為抗擊疫情作出巨大貢獻,這些都體現了中國科技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6.95萬件,連續第三年位居申請量排行榜首位。“中國正加速向科技創新強國邁進。”韓國西江大學技術經營管理學院院長丁有信認為,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許多領域,中國科技創新速度都在不斷加快。
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科菲·庫阿庫表示,中國將科技創新成果“更多地運用於解決就業、環境、農業、健康等關乎人民福祉的問題,這非常值得關注”。
全面建成並運營中國空間站,實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載人登月方案論證,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中國將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不斷邁出新步伐。法國席勒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問題專家佩里莫尼表示,中國提升自主科技創新能力,也是在為全球科技發展和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