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會上,“給靈活就業勞動者系上‘安全帶’”受到重視。
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建議“年輕人應多進工廠少送外賣”,引發熱議。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穩就業”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靈活就業”則是重要就業渠道。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21年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左右。
在新時期,如何理解靈活用工的服務業平台與製造業的關係?靈活就業人員保障如何完善?對上述問題,中國政法大學社會法研究所所長婁宇、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關係系主任孟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等學者提出了見解。
服務業和製造業之間不存在用工衝突
在近日熱議的“年輕人進工廠還是送外賣”話題中,有人擔憂平台對年輕勞動力具有“虹吸效應”,加重製造業的“用工荒”。
對此,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關係系主任孟泉正在進行相關研究。“以日資和美資為代表的一些製造業企業正逐漸退出中國市場,搬到東南亞,或通過自動化、數字化的轉型改變用工需求,甚或用機器替勞動者,就需要一專多能的技術工人。”因此,他認為,製造業對工人的需求已經悄然發生轉變,一部分外資企業對工人需求量明顯下降。
從宏觀數據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結論。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發現“外賣騎手當中大概30%左右來自於製造業,但這並不表明外賣、快遞等對製造業招工造成了衝擊”。他提到,製造業招工難的主要原因是工資較低、工作單調、勞動條件較差等,也與勞動力供給總量下降、青年勞動者供給偏好轉變有關。
孟泉直接提出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製造業發展的源動力不在於勞動力市場供給側的數量問題,質量的提升才能真正滿足當前製造業需求側在組織變革、技術升級、資本整合、企業轉型等方面的變化,其突破點在於製造業自身對工人的技能培養是否跟上,也就是發展職業教育,針對轉型之後企業的真正需求,培養出真正的人才。
不宜用舊框架對待新就業形態
有觀點認為,相對於傳統就業形式,靈活就業缺乏保障。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社會法研究所所長婁宇認為,傳統看待勞動保障的框架可能不適用於新的勞動形式。
“勞動權益的各個項目都用上後,不一定能保證平台用工的順利進行與勞動者的需求。傳統的勞動關係為什設立休息休假,因為傳統的勞資雙方並不平等,勞動者固定在特定工作崗位上,轉換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小,若不通過法律強行糾偏,容易導致勞動者權益受到一些損害。相對來說,在節假日,網約車、外賣、快遞等平台有可觀的補貼,大量勞動者臨時幹幾天,就能收到較為可觀的收入,在工作日,再回到原來的崗位。”
靈活的平台用工模式轉換工作的機會成本低、時間成本低等特點。婁宇介紹道:“如果簡單地把傳統勞動權益保障套用在這些靈活的用工模式上,並不一定有利於完善勞動權益的保障問題。”
在孟泉看來,平台在完善靈活就業保障方面應該扮演重要角色,平台的積極行動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諸多改善可圈可點,加強溝通、提升福利、扶危救困、搭建職業通道等新經驗、新舉措應該受到鼓勵。
完善靈活就業人員保障已提上日程
事實上,不少平台已在這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和創新。
日前,美團發布《2021年度美團騎手權益保障社會責任報告》,裡面提及一系列針對騎手職業的改進舉措。孟泉認為:“這說明平台開始有意識地和勞動者溝通。這種實踐折射出平台企業在持續發展和員工參與之間找到‘平衡邏輯’,結果就是平台會不斷探索如何讓騎手通過不同渠道獲得相關福利。所以,平台的積極行動應該受到國家鼓勵。”
在國家有關部門的計畫中,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也已提上日程。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據了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針對靈活就業人員的工傷社保問題,正在制定職業傷害保障辦法,擬面向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