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中國市場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不同區域的縣域農村市場,在消費水平、訴求、模式上有明顯不同,成長空間巨大。這種多樣化和差異化,為企業提供了豐富的發展機會。
經濟日報發表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劉輝文章表示,隨著基礎設施下沉,網購對於縣域農村消費者已經很普遍。縣域農村市場的線上消費在初期往往呈現和線下互補的結構,聚焦在當地買不到的商品。而隨著消費者網購習慣的養成,消費結構開始傾向於全品類購物,特別是商超和生鮮這些高頻消費品類。
文章分析,通過觀察不同地區縣域農村市場的消費品類結構,可以判斷其電商滲透率和成熟度。在東北、西北等電商高速成長的市場上,往往會出現一些特定品類占比很高的情況;而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縣域農村市場,其消費結構和城市更為接近。
與城市不同,縣域農村市場無論是信息獲取還是口碑建立,往往還是依靠熟人社交。因此,要讓縣域農村消費者開始接受並習慣線上消費,經常需要一塊“敲門磚”。例如在剛剛過去的春節,返鄉人員帶回了新產品和消費習慣。游子們在家鄉期間的消費行為,都會給親友帶來明顯影響,帶動他們嘗試線上購物。數據顯示,一旦縣域農村消費者開始使用網購,其品類拓展速度,對新產品、新模式的接受速度往往都會超過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形成彎道超車的態勢。對於商家來說,就要抓住這種契機,用更豐富的產品和優質服務,讓新的消費習慣在廣大縣域農村市場上迅速得到認可。
縣域農村市場的用戶構成更進一步帶動了消費模式和品質升級。京東統計數據顯示,縣域農村市場中,25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明顯高於平均水平,而女性用戶占比雖然與全站接近,但購買力驚人,銷量占比高於全站水平45%。這兩個用戶群體特征代表著成長空間和路徑:年輕人對新消費和生活模式的接受程度更高,會成為消費市場先鋒;女性則因為更聚焦於家庭消費,對品質、安全的關注度,以及對品牌的忠誠度都非常高,她們不僅消費黏性高,更會帶來品質升級。同時,這兩類消費者是天生的“種子用戶”,其消費行為和習慣具有天然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很容易拉動身邊更多消費者嘗試新的消費模式、新的產品和服務。
文章指出,縣域農村市場正展現出消費升級的蓬勃動力,成為大量企業鎖定的成長沃土。針對這一市場在地域、人群等方面的多樣性,制定精准的策略,也將是企業拓展的必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