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採訪中發現,換電模式支持者認為,換電有四大優勢:一是解決里程焦慮,使用體驗提升,目前蔚來的二代換電站僅需3分鐘即可完成換電;二是與充電場站相比,換電站占地面積小,布局更靈活,且換電站的集約型設計利於建設分布式換電網絡,單位面積服務能力高;三是能夠解決電池衰減、車輛保值率變動大等難題;四是有利於電池壽命和安全,換電站能夠依據雲計算系統的預測和調配,延長電池壽命,減緩電池衰減速度。
一位新能源車企工作人員表示,換電站還可以發揮儲能優勢,在夜間用穀電電價充滿電池包,然後在白天為用戶提供服務。同時,換電站還可以反向為電網供電,幫助電網“削峰填穀”,緩解用電壓力。
各有瓶頸尚待打破
然而,無論是換電還是快充,目前都存在一定的技術瓶頸。即便撇開技術不談,兩者在商業模式上能否“跑通”,也還有待進一步驗證。一位行業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就看誰能最先建立起完整的生態圈”。
上述人士認為,換電模式的一大局限性在於,如果用戶規模過大或超過服務承載力,用戶體驗就會因為排隊時間過久等因素大打折扣。因此,如果企業要提供較好的客戶體驗,那麼其在特定區域內的換電站就需要達到一定密度。
根據蔚來財報顯示,建設一座換電站的成本約為200萬元,這對車企來說顯然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全球第一家從事換電業務的以色列公司Better Place已於2013年破產,特斯拉此前也明確表示放棄換電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