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以制度創新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制定實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系統布局、整體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順利完成143項改革任務。在創新主體、科研體系、創新要素、創新網絡、創新環境、創新文化、創新生態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改革進展,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創業、產業創新、區域創新、社會創新、自主創新、協同創新、綠色創新、開放創新、共享創新、知識產權等方面,確立一批基礎性制度,基本建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新時代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治理體系。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萬勁波文章表示,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共產黨慶祝百年華誕,中國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黨中央高度重視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謀劃推動科技創新,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加快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人才力量,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2年,“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重點任務。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和治理現代化是與時俱進的動態過程,關鍵在於執行和落實。國家在充分總結科技體制改革經驗、前瞻科技支撐引領現代化強國建設需求的基礎上,修訂《科學技術進步法》並正式施行,為新時期促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法治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更高要求,各主體要堅持系統觀念,持之以恒抓改革攻堅和政策落地,營造創新友好的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和創新生態,提升創新體系和創新治理體系整體效能。
文章提出,實施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2021-2023年)》和《關於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先行先試改革的若干措施》,對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攻堅進行新部署,旨在構建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讓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治理體系更加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各主體要聚焦黨中央決策部署,錨定改革目標、精准發力、敢啃硬骨頭,根本破除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增強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和應急應變能力。加強改革攻堅統籌協調,突出戰略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系統實施好科技戰略、規劃和政策,確保新型舉國體制、要素市場、經費管理、科技評價等改革舉措落實。
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在編制完成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的基礎上,重點做好面向2030年的基礎研究總體設計,多渠道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優化國家科技計畫體系基礎研究任務布局,實施戰略性科學計畫與科學工程,以目標導向牽引帶動自由探索,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互促進。強化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戰略部署,改革科研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構建符合國情的科技創新路徑,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體系化基礎研究力量,建設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培養造就世界一流的基礎研究人才隊伍。針對基礎研究“厚積薄發”“十年磨一劍”的特點,支持部門和地方先行先試改革。落實“四抓”要求,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保障科研機構自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