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奧帶動下,預想到公司發展前景不錯,可沒想到竟然這麼好。”靳惠媛說,去年以來,她首次遭遇到“成長的煩惱”——訂單太多,供不上貨。
靳惠媛告訴人民網財經,2003年自己初入冰雪裝備行業時,國內冰雪運動還是小眾運動。近年來,隨著國內冰雪運動興起,自己設計生產的滑雪裝備銷售重心轉向國內。去年,銷售單板滑雪器材20000餘套,同比增長80%。與此同時,冰雪裝備的產業供應鏈也在國內市場完善起來,目前他們在南方設置了生產基地和非核心裝備的外包基地,在北方的張家口落地雪具集散中心,協調上下游。
不僅冰雪裝備企業,在冬奧會的帶動下,冰雪場地建設、冰雪場地裝備零部件等冰雪產業鏈“上游”企業和冰雪場地運營及管理、冰雪賽事服務、大眾冰雪運動及培訓、冰雪旅遊、冰雪產品分銷及營銷渠道等產業鏈“下游”企業迎來全新的“發展”風口。《中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表示,我國2022年冰雪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或將在2025年爭取實現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的目標。
巨大的市場空間,加上日益雄厚的群眾基礎和資本持續湧入的趨勢,冰雪產業企業實現快速擴張。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有超過8500家從事冰雪運動的相關企業。在成功申辦冬奧會後的2015-2021年七年間,新增註冊冰雪運動相關企業平均增速達到24.3%,特別是2021年同比上漲38.3%,增速較快。此外,我國資本市場A股當中,也有數十家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冰雪相關產業,覆蓋範圍包括滑雪場、運動裝備、體育賽事、培訓服務乃至智能穿戴等業務。
“我國冰雪經濟方興未艾,正在經濟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徐洪才告訴人民網財經,在後奧運時期,冰雪行業的創新升級,還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地出台產業扶持政策,在產業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為企業“搭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