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在大陸生活期間印象深刻的故事?
苓夢:記得在重慶旅行的時候,我把我的台胞證弄丟了,這本證相當於我的身份證,當時恰逢國慶,我趕著從重慶離開去上海。後來我印象很深的是,不少人熱心地來幫我,特地開通了一個綠色通道,協助我重新辦理這本證。
如果沒有這本證,我可能要在重慶被困一個禮拜,但是在他們的協助之下,只花了兩三天的時間就把這件事情處理完成。當時我就覺得,我一個人在外地,還能遇到這些熱心人,特別感謝他們。
澎湃新聞:如何看待兩岸青年日益密切的交流?
苓夢:現在的話,我們兩岸青年交流的渠道變多了。不管是以一個學校對學校的形式,還是通過一些社交軟件去交流,又或者是參與定期舉辦的兩岸青年論壇,這些平台為兩岸青年提供了更多彼此認識的機會。大家一起很認真地去探討一些關於兩邊發展的議題,相互了解彼此的生活情況,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我們這一代是鄉愁的見證者,也是情懷的傳承者,更是兩岸未來的“追夢人”。因此,兩岸青年在思想上的碰撞,還有在學術、文化上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希望能夠透過這些渠道和平台去加深我們兩岸之間的情誼。
|